为探究锌、铜、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小青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待试管中的反应完全停止后,她将试管①、试管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乙中,充分反应后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后烧杯中的固体一定含有铁
B. 试管②中反应后固体一定含铜,可能含铁
C. 反应后烧杯中的溶液一定不含有氯化铜
D. 烧杯中最后所得固体的质量一定大于2a克
D 【解析】 A、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锌、铁、铜,所以铁不会与氯化锌反应,铁会置换出氯化铜中的铜,将试管①、试管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说明铁又会置换出氯化铜中的铜,所以铁会置换出氯化铜中的铜,但是氯化铜的量不能确定,所以反应后烧杯中的固体中是否含铁,不能确定,错误; B、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加入烧杯中后,会继续生成铜,所以试管②中一定含...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化学九上1.4物质性质的探究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飞天壮歌—一-—中国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展”于5月24 日在南京展区圆满结束。航天所用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说法中属于H2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液氢燃烧 B. 氢气是最轻的气体
C. 氢气具有可燃性 D. 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 【解析】 A. 液氢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B. 氢气是最轻的气体属于物理性质,C. 氢气具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D. 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属于现象的描述,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沪教版化学第二章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在括号内填入物质名称。
(1)(_____)+(_____)二氧化硫
(2)(_____)+(_____)五氧化二磷
(3)高锰酸钾(______)+(______)+(_____)
(4)过氧化氢(_____)+(_____)
(5)二氧化碳+水―→(_____)
以上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
硫氧气磷氧气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水氧气碳酸(1)(2)(5)(3)(4) 【解析】 ⑴硫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 ⑵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 ⑶高锰酸钾加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⑷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氧气和水; ⑸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化合反应是指多种反应物生成一种生成物,故⑴⑵⑸属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是指...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 2.3.2.原子的结构、相对原子质量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硒(Se)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是相对稳定结构 B. 核电荷数为34
C. 共有4个电子层 D. 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
A 【解析】 A、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是6,不是相对稳定结构,故选项说法不正确;B、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34,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共有4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氯化铬晶体(CrCl3·6H2O)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常用铬酸钠(Na2CrO4)来制备。实验室中则以红矾钠(Na2Cr2O7)为原料制备CrCl3·6H2O,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a.CH3OH+10HCl+2Na2CrO4 2CrCl3+4NaCl+CO2 +7H2O;
b.Cr(OH)3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碱;
c.CrCl3·6H2O不溶于乙醚,易溶于水、乙醇。
(1)在“调节pH约为7”的步骤中,测定溶液的pH可使用____________。请写出该步骤的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2)“碱溶”步骤中所加40%NaOH溶液不宜过量太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补充完整由过滤后得到的固体Cr(OH)3制备CrCl3·6H2O的实验方案:将过滤后所得固体溶解于盐酸,通过蒸发浓缩、________、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得到CrCl3·6H2O。下列物质中可以用来洗涤CrCl3·6H2O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水 B.盐酸 C.乙醇 D.乙醚
pH试纸 HCl+NaOH=NaCl+H2O 避免后续操作中消耗过多的盐酸 降温结晶 D 【解析】 (1)测定溶液的pH值可用pH试纸或pH剂,加入的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2)“碱溶”步骤后,氢氧化钠还要被除去,如果过量太多,后续操作中消耗过多的盐酸,造成浪费; (3)由于Cr(OH)3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碱;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据新华社2018年3月26日电,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已如期建成年产100亿立方米,相当于一个千万吨级的大油田,页岩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使用页岩气有利于缓解石油资源的短缺
B. 使用页岩气可减少硫、氮氧化物的排放
C. 页岩气和天然气的燃烧产物相同
D. 页岩气开采泄漏对环境不会产生影响
D 【解析】 A、使用页岩气能减少煤和石油的使用,故是解决能源的重要途径,正确; B、页岩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是清洁能源,正确; C、页岩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和天然气的燃烧产物相同,正确;D、页岩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属于易燃气体,如果泄露可能发生爆炸,错误。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一次性塑料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危害巨大、值得全球共同关注的重要环境污染问题。201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塑战速决”(Beat Plastic Pollution),呼吁全世界齐心协力对抗一次性塑料污染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使用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B. 将塑料制品深埋地下,可解决其带来的污染问题
C. 提倡自备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进超市
D. 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
B 【解析】 A、使用微生物降解塑料盒光降解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正确;B、将塑料制品深埋地下,塑料制品不会消失,污染土壤,错误;C、提倡、自备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进超市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减少白色污染,正确;D、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正确。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七校联考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和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所表示的粒子符号为_____,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
(2)质子数为11和17的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该物质是由_____构成的(填“分子”或“原子”或“离子”)。
S2﹣6NaCl离子 【解析】 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 (1)所表示的粒子是硫离子,每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符号为S2﹣,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2)质子数为11和17的两种元素分别...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2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变化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右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8 | 32 | 5 | 4 |
反应后质量(g) | 16 | 4 | X | 24 |
A. X的值为5
B.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 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甲、乙在反应中的质量比是4:1
D 【解析】 A、由题意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重量不变,求出待测处的数值即反应后丙的质量,8+32+5+4=16+4+x+24,x=5,正确; B、丙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甲的质量反应后增加了:16g-8g=8g,所以甲是生成物,生成了甲的质量为8g;乙的质量减少了:32g-4g=28g,即乙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28g;丁的质量增加了:24...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