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海水中有大量可以利用的化学资源,例如氯化镁、氯化钠、溴化钾等.综合利用海水制备金属镁的流程如图所示:

(1)石灰乳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用途,请举一例用作建筑材料.
(2)通过操作a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肯定含有氯化钠、氯化钙.
(3)写出第③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OH)2+2HCl═MgCl2+2H2O.

分析 高温条件下,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

解答 解:(1)石灰乳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用途,例如可以用作建筑材料、制取波尔多液等.
故填:用作建筑材料.
(2)通过操作a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肯定含有氯化钠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钙.
故填:氯化钠、氯化钙.
(3)第③步中,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
故填:Mg(OH)2+2HCl═MgCl2+2H2O.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常见的化肥及作用
(1)氮肥
①常见的氮肥:尿素CO(NH22、氨水NH3•H2O 、铵盐如碳酸氢铵NH4HCO3和氯化铵NH4Cl,以及硝酸盐如硝酸铵NH4NO3和硝酸钠NaNO3等.
②主要作用: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
(2)磷肥
①常见的磷肥:磷矿粉Ca3(PO43、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过磷酸钙Ca(H2PO4)(磷酸二氢钙)和CuSO4的混合物等
②主要作用:促进植物生长,增强作物的寒、旱能力
(3)钾肥
①常见的钾肥:硫酸钾K2SO4、氯化钾KCl等
②主要作用: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氯化镁,如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在提取Mg的过程中,

(1)试剂A最好选用氢氧化钙(从我国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考虑).沉淀B与试剂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沉淀B的化学式为Mg(OH)2
(2)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frac{\underline{\;通电\;}}{\;}$Mg+Cl2↑;
(3)海水本身就是含有MgCl2的溶液,它与通过步骤①、②得到的MgCl2溶液有何不同:海水中的MgCl2浓度低,并且含有多种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今年我市初中化学实验考察的内容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某同学在实验时,操作示意图如图1,其中错误的是B.

(2)如图2所示,向集满CO2的试管内倒入约占试管容积三分之一的澄清石灰水,旋紧胶塞,上下持续振荡一段时间.
①充分振荡后,试管内压强<大气压强(选填“>”或“=”或“<”);
②振荡试管前,旋紧胶塞的目的防止石灰水冲出试管腐蚀皮肤、促进石灰水充分吸收CO2
 ③小明发现,振荡试管过程中,试管内的混合物先变浑浊后变澄清,查阅资料后得知,碳酸钙会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碳酸氢钙.就反应本身而言,你认为发生这种转变的关键因素是二氧化碳的量.
(3)实验室使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实验过程]某兴趣小组按实验考签要求进行实验,当观察不到有气泡产生,发现固体仍有剩余,认为反应结束、剩余液呈中性,此时,试管内的物质呈无色.
[提出问题]剩余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填化学方程式),同学们一致认为剩余液中一定有CaCl2,小花认为废液中的溶质还可能含有HCl(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
 ①小花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选择pH试纸进行实验.取上层清液,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2,说明溶液显酸性;pH测定中,“上层清液滴到试纸上”的后一步操作是将试纸显示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值.
②小强选择了另外一种物质进行实验,也得到了与小花同样的结论,他所选用的物质可能是稀硫酸.
[拓展与应用]
 ③小花将反应后的剩余混合物加热至沸,冷却后,取上层清液测pH,发现pH值略有上升,请简述产生此现象的可能原因碳酸分解,溶液中的酸性物质减少.
 ④若想要处理剩余液得到只含CaCl2一种溶质的溶液,小花选择向剩余液中加入过量的A (填字母),反应完成后过滤.
A.碳酸钙粉末      B.氢氧化钠固体   C.熟石灰     D.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工业上是用氨气还原氧化铜制取铜的.某校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该反应能否进行并验证其生成物,查阅了大量资料并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查阅到的信息:
(1)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易燃,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晶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
(2)氨气还原氧化铜制取铜的反应原理:2NH3+3CuO$\frac{\underline{\;\;△\;\;}}{\;}$3Cu+N2+3H2O.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

试回答:
(1)写出装置A中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H2O+2NH3↑ .
(2)装置B所起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
(3)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固体,玻璃管内壁出现水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按要求用化学符号或者数字或者中文表示.
(1)3个硝酸根离子3NO3-
(2)液态氯气Cl2
(3)+2价的镁元素$\stackrel{+2}{Mg}$;
(4)写出化学式P2O5中数字2的意义:一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含有2个磷原子
(5)含氧量最高的氧化物H2O;
(6)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和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中和反应实验,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1)为确定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刚好完全中和,小华取出一定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
他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
②小亮认为小华得出的结论不完整,他认为除了“恰好中和”外,还有第二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稀盐酸过量.
③请你另外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写下表(选择甲、乙中的一个作答):
实验实 验 方 法实 验 现 象实 验 结 论
恰好中和
第二种可能性
(2)玲玲同学在实验时,发现烧杯中有少量的气泡产生,她经过分析认为可能的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
①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由于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碳酸钠.为了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玲玲提出用酚酞试液检验,你认为该方法不正确(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②如果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下列试剂可用来除去碳酸钠的是B(填序号).
A.稀盐酸        B.氢氧化钙溶液        C.氯化钙溶液        D.氯化钠溶液
(3)中和反应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请你举一具体实例加以说明:利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铝热剂是修建铁路时常用的焊接材料,其反应原理Fe2O3+2Al$\frac{\underline{\;高温\;}}{\;}$Al2O3+2Fe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知识内容有错误的一组是(  )
A.除杂的方法B.化学物质中的“三”
粗盐提纯--溶解、过滤、蒸发
木炭粉中混有铁粉--用磁铁吸引
CO2中混有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三种碳素钢--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三种黑色氧化物--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C.实验安全注意事项D.化学物质与俗名
制取气体--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点燃可燃性气体--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用“灯火试验”
固体二氧化碳--干冰
氧化钙--生石灰
氢氧化钠--纯碱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