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如图1所示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研究.

(1)未滴加盐酸时,烧杯中溶液呈红色.
(2)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减小.
(3)当观察到烧杯内的实验现象为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时,则反应获得的溶液PH恰好为7.
(4)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温度变化如坐标图2所示.某时刻测得溶液的温度是32℃,请判断b点时溶液的酸碱性并说明理由酸性,因为是溶液的温度由高到降低.
(5)当溶液的温度为38℃时,可证明溶液不含氢氧化钠的实验方法是C(填选项).
A.品尝烧杯中溶液的味道
B.用手沾取烧杯中溶液并体验是否有滑腻感
C.往烧杯中再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并观察溶液颜色.

分析 (1)根据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的变色情况来分析;
(2)根据稀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来分析;
(3)根据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结合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到达b点的温度变化来分析;
(5)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 解:(1)氢氧化钠溶液是一种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故填:红;
(2)随着滴入稀盐酸,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盐酸显酸性,随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碱性减弱,酸性增强,pH变小;
故填:减小;NaOH+HCl=NaCl+H2O;
(3)借助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反应进程,当反应获得的溶液PH恰好为7时,溶液显中性,此时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故填: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4)b点的温度是由高到低的趋势,说明是中和反应恰好完成后,继续滴加稀盐酸到过量,
故填:酸性,因为是溶液的温度由高到降低;
(5)A.在实验室中不能品尝试剂的味道;
B.此液体具有腐蚀性,不能用手直接接触;
C.往烧杯中再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并观察瞬间溶液颜色变化,若先变红,后变无色,证明其中没有氢氧化钠.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中和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以及图象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2015年10月,中国科研团队首次证实了天然铀单质的存在.用于核电工业的一种铀原子中含有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有关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为235克B.电子数为92
C.核电荷数为92D.相对原子质量为2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C.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D.将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铁钉上有红色固体附着,蓝色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有关氧气方面进行探究
探究一: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

(1)如图甲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红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或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实验中可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的白烟.
(2)该组同学做了6次实验,整理数据如下:
123456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202119202218
(注:集气瓶容积为100mL)通过6次实验,该组同学探究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frac{1}{5}$或20%.
(3)小林同学利用甲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小的是AD.
Α、实验装置可能漏气??????B、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
C、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D、红磷燃烧结束后,没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4)小组内同学查阅资料后知道白磷40℃即燃烧,燃烧产物与红磷相同,于是采用改进后的乙装置进行重新探究.主要操作是:在实际容积为100mL的集气瓶里先装进30mL的水,再按图乙连好仪器,按下热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点燃.
①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木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集气瓶内气压几乎不变,水不会倒吸,若实验非常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20mL.
②你认为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水有哪些作用?氢氧化钠(填序号).
a.加快集气瓶冷却   b.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   c.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
探究二:对有关制取氧气时催化剂进行探究:
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小静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MnO2、CuO外,Fe2O3也可以作KClO3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并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说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实验药品分解温度(℃)
KClO3580
KClO3、MnO2(质量比1:1)350
KClO3、CuO (质量比l:1)370
KClO3、Fe2O3(质量比1:1)390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5)由实验①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可能合理.写出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反应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氯酸钾$→_{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或2KClO3 $\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6)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MnO2
【反思】
(7)若要证明Fe2O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8)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将氯酸钾与不同颗粒大小的同种催化剂等比充分混合,加热测定分解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装氢氧化钙溶液的瓶子壁上有层白色的附着物,是碳酸钙应该用稀盐酸清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学习酸碱反应时,很多同学对其产生探究兴趣.
(1)甲同学将固体氢氧化钠放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并振荡,试管壁发烫,于是他得出酸碱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推理不合理,理由是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
(2)乙同学为了验证甲同学的结论,将实验加以改进:将稀硫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氢氧化钠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①由图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填“放热”或“吸热”)反应,B点表示的含义是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②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pH逐渐减小.
③B到C的过程中,烧杯内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Na+、H+(填离子符号).
(3)丙同学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他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请你分析变质的原因:2NaOH+CO2═Na2C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丁同学认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于是他想借助下列溶液来验证反应是否真的发生,你觉得不可行的是CD.
A.无色酚酞试液      B.FeCl3
C.BaCl2               D.K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B.铁制品锈蚀
C.食品腐烂D.使用天然气烧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请从①水②氧气③氮气④氯气⑤氨气⑥氖气种选择符合题意的物质填空.(填写数字编号)
(1)净化水时可做消毒剂的是④;
(2)充在食品包装袋中防腐的是③;
(3)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是⑤;
(4)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①;
(5)用于炼钢的是②;
(6)能做霓虹灯的是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6.某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示:

(1)如图A所示物质为纯净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上述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B(填字母);
(3)根据图中发生的反应,方框中C物质的实际分子个数应为3个,C物质的化学式为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