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矽(xī)”在1871年的《化学鉴原》最早出现,它的含量在地壳中占第二位。现代化学中“矽”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是( )

A、锡 Sn B、铝 Al C、氧 O D、硅 Si

D 【解析】 试题在地壳中含量第二位的元素是硅(Si),所以选D;A、锡 Sn不同“矽(xī)”,所以不选A;而B、铝 Al在地壳中占地三位,所以不选B;C、氧 O在地壳中占第一位,所以不选C。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多选题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验证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实验装置。下列操作过程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 弹簧夹没夹紧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B. 燃烧匙内盛放过量的红磷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C. 没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弹簧夹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D. 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没有立即塞紧瓶塞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AD 【解析】 A、弹簧夹没夹紧,在红磷燃烧中,由于放热,导致装置的空气体积膨胀而逸出,最后进入装置内补充的水会更多,而使结果偏大,选项正确;B、燃烧匙内盛放过量的红磷不会影响实验结果,不能导致实验结果偏大,选项错误;C、没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弹簧夹会使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导致实验结果偏小,选项错误;D、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没有立即塞紧瓶塞会使集气瓶内空气逸出,导致实验结果偏大,选项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

B. 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

C. 如果A中含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A

D. 将t2℃时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变稀了

B 【解析】 A、由图像可知,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选项正确;B、t2℃时,A的溶解度为a,故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选项错误;C、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明显,B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故如果A中含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A,选项正确;D、将t2℃时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B的溶解度减小,故会有B物质析出,溶剂质量不变,故溶液质量分数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2019届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综合提升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二氧化碳的制备装置中,不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的是( )

A. B.

C. D.

B 【解析】 A、关闭止水夹,试管内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试管中,固液分离;打开止水夹后,固液接触,反应进行;能达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的目的,故选项错误;B、固体放在小试管中,加入酸后,酸和固体不能分离,无法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不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故选项正确;C、通过可抽动的铜丝可控制固体与液体接触,能达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的目的,故选项错误;D、关闭止水夹,试管内压强增大,但长颈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2019届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综合提升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该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C.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属于化合物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

B 【解析】 试题从图示看:该反应中反应物只有一种,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该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不会发生了改变;参加反应的甲物质中含有两种元素属于化合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课改版2019届九年级上册化学 1.2实验是化学的基础 同步练习题 题型:填空题

量取10毫升某液体时,如果俯视量筒的刻度(其他操作无误),则所量取液体的体积________(填“>”、“<”、“=”)10毫升.

< 【解析】 俯视读数,使则所量取液体的体积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课改版2019届九年级上册化学 1.2实验是化学的基础 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正确量取15mL液体,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

①5mL量筒    ②10mL量筒  ③20mL量筒    ④胶头滴管

A. ③④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②④

A 【解析】 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测量一次,二是应选择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所以量取15mL液体,应选用20ml的量筒,操作时,当液体快接近15ml时,改用滴管滴加液体至20ml,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西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实验室现有10mL、20mL、100mL的量筒,现量取18mL的盐酸,应取__mL 的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___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若某同学量取液体时俯视量筒内液体读出读数为18mL,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___18mL(填“<”、“>”或“=”)。

20 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 【解析】 (1)量筒量取液体的选用原则是“大而近”,量取18ml液体时应该选用20ml的量筒;(2)量筒读数时要求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3)量筒量取液体时有“俯大仰小”的口诀,即俯视读数读数偏大,仰视读数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课改版2019届九年级上册化学 7.1质量守恒定律 同步练习题 题型:填空题

为了能及时以现煤气泄漏,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xCO2+2Y+6H2O,已知Y由两种元素组成,则x=________,Y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SO2 【解析】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xCO2+2Y+6H2O,已知Y由两种元素组成,则Y中一定含有S元素,且S原子总数为2; 根据C原子守恒,反应前共4个C原子,则二氧化碳的化学计量数为4,即x=4; 根据O原子守恒,反应前共18个O原子,反应后现有O原子为4×2+6=1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