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从一杯蔗糖溶液的上部取一些,测定它的密度为a克/厘米,再从下部取一些,测定它的密度数值应为(  )
A.大于aB.小于aC.等于aD.无法确定

分析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均一性是指各部分的性质完全相同.

解答 解:由于溶液是均一的,各部分性质都相同,上部的密度是ag/cm3,所以下部溶液的密度也是ag/cm3
故选C

点评 本题很简单,充分理解溶液的本质特征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为了测定硫酸铜晶体(CuSO4•XH2O)中的结晶水的含量,做下列实验,将硫酸铜晶体放
物质质量(克)
坩埚+硫酸铜晶体  45.5
坩埚+无水硫酸铜  36.5
坩埚  20.5
在坩埚里加热,至不含结晶水测得数据见右表
(1)反应生成水9克
(2)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的百分比为36%(CuSO4•xH2O=CuSO4+XH2O)
(3)在CuSO4•XH2O中,X=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海洋是丰富的化学资源宝库.通过晾晒海水,可得到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为得到比较纯净的NaCl(不考虑可溶性杂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1)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分别是:
a、烧杯,b、铁架台.
(2)操作②、③中都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②引流 ;③搅拌.
(3)在操作③中看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停止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请用分子的相关知识来解释下列现象;
(1)酒香不怕巷子深
(2)同样的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
(3)加压时,6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40L的钢瓶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见图1)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如图2).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该气体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N2
小明说:不可能含有N2,因为反应物中不含有氮元素.
小芳说:不可能含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CO有毒;
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得出结论】
(1)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CO2
(2)由实验②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即使气体中含有氧气,那么在二氧化碳存在时,带火星的木条也不能复燃.
探究二:维C泡腾片溶液的酸碱性.
向维C泡腾片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所以食盐属于易溶物质(填:难、微、可、易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春节期间,小颖的妈妈去医院打点滴,发现护士往输液管上放了一个纸包,经询问得知它是输液恒温贴,可以温暖输入人体中的液体.小颖对包里的东西能产生热量感到很奇,于是,他向护士要了一只输液恒温贴,带回来进行了如下探究.撕开真空包装封口,解开内衣包装袋,倒出其中的粉末,发现成黑色.
【提出问题】黑色粉末可能含有哪些物质呢?
【猜想与假设】该黑色粉末可能给有碳粉、铁粉、二氧化锰、氧化铜、四氧化三铁中的一种或几种.
【初步认证】将磁铁靠近黑色粉末,部分被吸引.
【查阅资料】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四氧化三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铁和水.
【初步结论】黑色粉末可能含有Fe和Fe3O4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稀硫酸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
将实验①试管中的物质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足量铁粉有气泡产生,无红色物质析出
取实验②滤渣灼烧,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上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由上述实验可知,该黑色粉末肯定含有碳粉、铁粉,肯定不含氧化铜;写出实验①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Fe+H2SO4=FeSO4+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过程放在X处不合理的是(  )
A.人和动物的呼吸B.植物的呼吸作用C.化石燃料的燃烧D.利用太阳能发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油画的白色颜料含有PbSO4,久置后会变成PbS使油画变黑,如果用双氧水擦拭可恢复原貌,试写出反应的方程式:4H2O2+PbS=PbSO4+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