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①白色固体A经过高温煅烧可生成两种氧化物B、C.
②将B通过加热的木炭可转化成D,
③D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又可以转化为B,同时生成一种单质E.
④将C放入水中,能与水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
(1)写出上述变化中各物质的化学式
A:CaCO3  B:CO2  C:CaOD:CO  E:Cu
(2)写出上述反应中①③④的化学方程式:
①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③CO+CuO$\frac{\underline{\;\;△\;\;}}{\;}$Cu+CO2
④CaO+H2O=Ca(OH)2

分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白色固体A经过高温煅烧可生成两种氧化物B、C,则A可能为碳酸钙,生成的B和C可能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将B通过加热的木炭可转化成D,则B可能为二氧化碳,C可能为氧化钙,生成的D可能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故E可能为铜;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就此完成相关的问题.

解答 解;白色固体A经过高温煅烧可生成两种氧化物B、C,则A可能为碳酸钙,生成的B和C可能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将B通过加热的木炭可转化成D,则B可能为二氧化碳,C可能为氧化钙,生成的D可能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故E可能为铜;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带入验证符合转化关系,因此:
(1)五种物质分别为:碳酸钙,二氧化碳,氧化钙,一氧化碳,铜;故填:CaCO3;CO2;CaO;CO;Cu;
(2)反应①是碳酸钙分解产生氧化钙和二氧化碳,③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产生铜和二氧化碳,④是氧化钙和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钙;故填: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CO+CuO$\frac{\underline{\;\;△\;\;}}{\;}$Cu+CO2;CaO+H2O=Ca(OH)2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推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要求同学们熟知常见物质间的转化,以便灵活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回答下列问题:
①安全火柴头及火柴盒侧面的物质如图2所示,当两者磨擦时,产生热
量,点燃红磷而使火柴头着火.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②人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产生了较多乳酸(C3H6O3),使人肌肉酸痛,经过一段时间放松,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在酶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酸痛感消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3H6O3+3O2$\frac{\underline{\;酶\;}}{\;}$3CO2+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溶液﹙如图甲所示﹚,为确认其中的溶质,他设计并进行了如下探

究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猜想与假设】其溶质可能为NaCl、NaOH、Na2CO3和NaHCO3中的一种.
【资料查阅】上述四种物质的相
关信息如下:
物质NaClNaOHNa2CO3NaHCO3
常温下的溶解度/g3610921.59.6
常温下某稀溶液的pH713119
【探究过程】如图乙所示,在操作①后其实验现象应是溶液变红,可确定溶质不是NaCl;在进行操作②时有无色无味得到气体产生,产生的气体是CO2(写化学式),由此又可排除假设物质中的氢氧化钠.
【探究结论】你认为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上述假设物质中的碳酸钠,
依据是写出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探究反思】另有同学猜想其中的溶质还可能是Na2SO4,但又没有Na2SO4的上述表列信息.根据以上实验操作的相关现象判断,该溶液中的溶质不是(选填是、不是)Na2SO4,理由是:滴加酚酞试液变成红色,说明不含有硫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华雪在做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实验时使用了无色酚酞试液.
(1)使用无色酚酞试液的作用是实验时便于观察现象.
(2)实验过程中,华雪同学发现溶液由红色变成了无色,于是她判断该溶液呈中性.你认为正确吗?不正确,理由是酸和中性的物质均使无色酚酞不变色.
(3)下面我们就这个问题一起来进行实验探究:
【猜想假设】
猜想①:该溶液呈中性,是氯化钠溶液.
猜想②:该溶液显碱性,是氯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混合溶液.
猜想③:该溶液显酸性,是盐酸溶液和氯化钠溶液混合溶液.
吴丽认为猜想②肯定是错误的,理由是溶液呈碱性酚酞溶液呈红色.
【探究实验】取样,向溶液中加入锌粒(合理即可)物质,看到有气泡产生现象.
【结论与反思】通过以上实验现象得出:猜想③正确.使酚酞溶液显无色的不一定是中性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空气的组成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78%
B.浓盐酸有挥发性,打开瓶盖可看到瓶口冒白烟
C.氢氧化钠的俗名是火碱、烧碱、纯碱
D.碳酸氢钠是日常生活中焙制糕点的发酵粉的成分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厨房内天然气泄露,打开排气扇通风
B.室内用煤炉取暖应保证烟囱通畅,防止“煤气”中毒
C.用可乐等碳酸饮料替代饮水,不利于身体健康
D.多吃水果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茶,是一片树叶的故事.绿茶中的单宁酸【C76H52O46】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3个O2
B.单宁酸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D.单宁酸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人体中钙元素主要存在牙齿和骨骼中,以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形式存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4,如图是小宇同学收集的纯牛奶的包装说明.阅读答题:
(1)一盒牛奶中至少含钙0.28克,
(2)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9.8%(保留0.1%)
(3)若人体每天需要0.6克钙,且这些钙有90%来自牛奶,则一个人每天至少喝2盒牛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实验是科学家探究的重要手段.
(1)实验室用的蒸馏水可以通过蒸馏自来水来制取.操作方法是:在如图所示蒸馏烧瓶中加入约$\frac{1}{3}$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在确定各连接部位严密不漏气后,加热蒸馏烧瓶,注意不要使液体沸腾得太剧烈.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收集到10mL左右蒸馏水后,停止加热.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细心观察发现:该装置明显少了一种支撑冷凝管的仪器,该仪器是b(填序号).
a.三脚架   b.铁架台  c.泥三角    d.漏斗架
②实验中加入的沸石(或碎瓷片)不是催化剂(填“是”或“不是”).
③实验时冷凝管中冷水的进、出向应该是b进a出,不能a进b出的理由是冷凝效果不好.
(2)课堂上同学们利用甲图所示装置做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很难复燃.于是老师将甲装置进行了改进,如乙图,带火星的木条较易复燃.(图中的铁架台均已略去) 请回答:

①分析改用乙装置后,带火星的木条较易复燃的原因:水蒸气冷凝,得到干燥的氧气.
②老师又设计了另一个改进的丙装置,带火星的木条也易复燃.根据①推测的原因,分析浓硫酸的作用:干燥.
(3)为了进一步研究“H2O2生成O2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
【假设】H2O2生成O2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
【实验方案】常温下,在两瓶同质量、同浓度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MnO2和水泥块,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O2所需的时间.
【进行实验】图二是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此实验中B处宜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排水法.
【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12
反应物5%H2O25%H2O2
催化剂1g水泥块1gMnO2
时间165秒46秒
【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H2O2生成氧气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
【反思】H2O2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MnO2或水泥块后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MnO2和水泥块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