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现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

分析 根据金属材料的锈蚀情况来分析.

解答 解:现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非常严重.
故填:20-40.

点评 本题考查课本知识的记忆,难度低.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实验方案或课外实验活动方案错误的是(  )
A.从海水中获得少量饮用水,可采用蒸馏的方法
B.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呼出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检验氧气的含量
C.用小卵石、活性炭和细沙等物品可制作简易净水器
D.在家中可用空塑料眼药水代替滴管做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符号表示:
氯离子Cl-,3个镁原子3Mg,-2价的硫元素$\stackrel{-2}{S}$;氯化镁:MgCl2,硫酸铁:Fe2(SO43
(2)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
H2O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Fe2+一个亚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的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小红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Na2CO3
小明认为溶质是NaOH、Na2CO3(填化学式).
小青认为溶质的组成为:CO2、NaOH、Na2CO3
化学组长否定了小青的猜想,理由是: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同时剩余.
【查阅资料】B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①小红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BaCl2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
②将上述实验①所得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如果观察到溶液不变色现象,小红的猜想是正确的.
【数据分析】小明取一定量的废液于烧杯中,然后向其中滴加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到不再产生气体时,共消耗稀硫酸100g,生成气体的质量为3.3g,小明通过计算,认为他的猜想正确.请你写出小明的计算过程和判断依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金属与酸反应时,发现锌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能够发生反应,并产生大量气体.
【提出问题】产生气体的成分是什么呢?
【分析讨论】经分析讨论,大家认为产生的气体可能是H2、SO2、SO3、O2等气体,经进一步查验后确认没有SO3、O2,于是大家决定进一步探究气体成分.
【提出猜想】猜想①:产生的气体仅为SO2;猜想②:产生的气体仅为H2;你认为猜想③:产生的气体为SO2和H2的混合气.
【查阅资料】SO2是一种有毒气体,不能燃烧,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变为无色,是一种主要大气污染物.H2则不能使红色品红溶液褪色.
【设计实验】该小组的同学据此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分析】
由以上实验可知:猜想①(填①、②、③)正确.
【反思与评价】与活泼金属和稀硫酸的反应不同,锌与浓硫酸反应时,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升高或降低)实验结束后,另有同学认为多余的气体应通入一个装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其原因是吸收多余的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氢氧化钠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
(1)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水潮解,还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所以必须密封保存.
(2)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应如何判断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加入稀盐酸,现象是有气泡产生,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当今世界面临的三大环境问题是酸雨、臭氧层衰竭和温室效应,其中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  )
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二氧化硫D.水蒸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为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大自然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们在两支试管中分别进行了教材中的两个实验.
K2CO3溶液Ba(NO32溶液
稀硫酸现象有气泡产生化学方程式H2SO4+Ba(NO32=BaSO4↓+2HNO3
实验结束后.将有沉淀的试管中的固体过滤后.与另一支试管中的废液混合后产生气泡.最后得到无色溶液,小组同学对无色溶液中所含的离子产生了兴趣.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括动.
【提出问题1】滤液中除K+外.还含有什么离子?
【猜想与假设】童童同学:含有NO3-,SO42-,CO32-
琪琪同学:含有NO3-,SO42-
晨晨同学:含有NO3-,SO42-,H+(填离子符号)
【实验探究】琪琪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取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稀硫酸,观察到无明显现象,由此琪琪同学得出结论:自己的猜想不成立,童童同学的猜想成立.
【评价与交流】请你评价琪琪同学的猜想与结论不正确,加入稀硫酸无现象只能证明不含有碳酸钾,不能证明是否含有稀硫酸
同学们经过谈论后一致认为:琪琪同学在验证自己的猜想时,若将所加试剂换成另一种试剂碳酸钾溶液,既能验证自己的猜想,也能确定滤液中的离子成分.冰冰同学取该试剂进行实验,最终确定了滤液中的离子成分.
【归纳与总结】通过上述实验我们能够总结出:当两种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时,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中的离子种类最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在实验探究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未,该粉末是铜粉和和氧化铁粉中的一种或两种.同学们为了确定该粉末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并回答问题.
(1)提出问题:假设l:红色粉末是铜粉;
假设2:红色粉末是氧化铁粉;
假设3:红色粉末是铜粉和氧化铁粉的混合物.
(2)设计实验方案:同学们对实验作了如下设想和分析:取少量红色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通入一氧化碳片刻后加热至充分反应(实验装置图如图).

请你完成如表: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结论
红色粉末不变色,石灰水不变浑浊假设1成立
红色粉末全部变为黑色,石灰水变浑浊假设2成立
红色粉末部分变为黑色,石灰水变浑浊假设3成立
(3)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及分析,确认假设3成立.
(4)反思与评价:①实验时通入一氧化碳片刻后再加热的原因是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②从环保角度看,上面的实验装置有不足之处,请你对该装置进行改进,具体措施是在b处用酒精灯点燃,或用塑料袋(气球)收集.
(5)拓展:为了进一步探究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你认为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B(填序号).
A.硝酸银溶液    B.稀盐酸    C.氯化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