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学习完“酸、碱、盐的性质”后,老师将两瓶未贴标签的饱和石灰水、饱和碳酸钠溶液分别标记为甲、乙.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步骤①:甲溶液中观察到现象A,
乙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步骤②:底部有白色沉淀
步骤③: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 
【科学探究】
(1)碳酸钠属于盐(选填“酸”、“碱”、“盐”)类物质,其水溶液显碱性.
(2)现象A是有气泡产生,则甲溶液是碳酸钠;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H2O+CO2↑;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步骤①乙溶液中溶质一定有氯化钙.
(3)根据步骤③实验现象则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酸碱指示剂除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钙为验证可能含有的溶质,应该补充的实验操作是取样,滴加碳酸钠溶液.
【定量分析】
(4)已知酚酞与硝酸银不反应,同学们利用反应废液缸中的上层清液来测定某硝酸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上层清液,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该硝酸银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分析 (1)根据碳酸钠属于盐解答;
(2)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有气泡产生,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无明显现象解答;
(3)根据②底部有白色沉淀,说明碳酸钠有剩余,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解答;
(4)观察图象可知,沉淀的质量的最大值是1.435克,然后写出化学方程式并代入沉淀的质量计算出硝酸银的质量,最后计算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1)碳酸钠属于盐类物质,其水溶液显碱性.
(2)现象A是有气泡产生,则甲溶液是碳酸钠,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谁,步骤①乙溶液中溶质一定有氯化钙;
(3)②底部有白色沉淀,说明碳酸钠有剩余,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根据步骤③实验现象则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可能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钙,为验证可能含有的溶质,应该补充的实验操作是取样,滴加碳酸钠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证明有氯化钙;
(4)根据图象可知,当加入15克硝酸银溶液时,沉淀的质量达到最大值(1.435克),设需要硝酸银的质量是x.
NaCl+AgNO3═NaNO3+AgCl↓
      170        143.5
       x         1.435g
$\frac{170}{x}=\frac{143.5}{1.435g}$
x=1.7g
该硝酸银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frac{1.7g}{17g}×$100%=10%
答案:
(1)盐;
(2)碳酸钠;Na2CO3+2HCl═2NaCl+H2O+CO2↑;复分解反应;氯化钙
(3)氯化钠;氯化钙;取样,滴加碳酸钠溶液;
(4)10%.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考查的问题,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和题中所给的知识进行解答.学会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并判断物质种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物质按单质、氧化物、碱的顺序排列的是(  )
A.白磷、水、纯碱B.红磷、干冰、烧碱
C.青铜、生石灰、熟石灰D.黄铜、氧化铜、氢氧化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欲除去氯化钙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盐酸,在不用指示剂的条件下,应加入的试剂是(  )
A.生石灰B.碳酸钙粉末C.氢氧化钙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水和溶液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
(1)从海水中获取氯化钠的方法是蒸发水.
(2)海水淡化可缓解水资源日益短缺的状况.下列有关海水淡化的方法可行的是C.
A.用过滤的方法使海水淡化    B.用降温的方法将海水变成淡水
C.利用太阳能将海水蒸发再冷凝收集淡水
(3)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将100g40℃时的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NaCl> KNO3(“>”、“=”或“<”)
②2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45g NaCl和KNO3的烧杯中加水,完全溶解形成饱和溶液时,盛有KNO3的烧杯中需要加入更多量的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2015年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下列有关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素属于氧化物
B.青蒿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高
C.青蒿素中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25
D.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5个氧原子和22个氢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上升,这种物质是(  )
①氢氧化钠;②氯化钠;③浓硫酸;④硝酸铵;⑤生石灰;⑥氯化铵;⑦蔗糖.
A.④⑥B.②④⑥C.D.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纯碱样品中含少量氯化钠,称取11g样品于烧杯中,加20.4g的水将其全部溶解,再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并振荡,实验过程中,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和溶液总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1)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用数字或化学用语符号填空:
(1)2个氢原子2H;
(2)3个铵银离子3NH4+
(3)标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stackrel{+5}{P}$2O5
(4)画出碳原子结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有甲、乙两组化学学习小组探究中和反应.
甲组同学往一定体积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0%的盐酸(室温下),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溶液的温度与加入液体的体积关系曲线,如图1所示:

(1)查得10%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02g•cm-3,配制100mL这种溶液,需氢氧化钠10.2g.
(2)根据图1分析:当加入盐酸体积为10mL时,表明NaOH与HCl恰好完全反应,此判断的依据是中和反应放出热量,恰好完全反应时放出热量最多.若要证明NaOH与HCl恰好反应,还可采用的方法有:用pH试纸测得pH为7.
(3)教材指出:酸与碱中和反应的结果是酸和碱各自的特性都消失.图2描述的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根据图示信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微粒表示该反应的本质:OH-与H+结合生成H2O分子.
(4)乙组同学提出“将氢氧化钠固体直接与10%盐酸反应,以探究中和反应是否放热,此提议是否合理?不合理,理由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这样就没法确定放出的热量是中和反应放出的,还是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出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