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蒸馏水B、铁
C、氯化钠D、四氧化三铁
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氢气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蒸馏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四氧化三铁是由四氧化三铁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克石灰石样品,将20.0克稀盐酸平均分4份,分4次加入到样品中,剩余固体分别是1.3克、0.6克、0.2克、0.2克.问: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四种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
A、蒸发B、变形C、凝固D、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同一种化合物中,同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一定相同
B、在所有的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C、一种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可能表现不同的化合价
D、原子团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后知道:铜丝+氧气→氧化铜,因此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实验做了如下改进:
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充有20mL空气(如图所示),然后给装有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变黑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中.

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完成后,注射器内空气的体积约减少了
 
,这是因为
 

(2)在实验的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
 

(3)改进后的实验只是粗略地测定空气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加碘食盐”、“含氟牙膏”、“高钙牛奶”中的“碘、氟、钙”应理解为(  )
A、分子B、原子C、元素D、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金属元素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探究酒精燃烧的现象和产物,请完成有关内容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干燥的冷烧杯罩在酒精灯火焰的上方.观察到烧杯内壁有
 
出现
说明酒精燃烧时有
 
(2)用手触摸此烧杯的底部.感觉
 
说明酒精燃烧时有
 
放出
(3)将此烧杯迅速翻转,并倒入澄清石灰水震荡.发现澄清石灰水
 
说明燃烧时有
 
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要验证Fe、Zn、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以下方案能达到目的是(  )
A、Fe丝、Cu丝、硫酸锌溶液
B、硫酸铜溶液、硫酸亚铁溶液、Zn片
C、Fe丝、Cu丝、Zn片、稀盐酸
D、Fe丝、Zn片、硫酸铜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