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通过初三的化学学习,我们知道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下列有关硬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硬水中含较多的不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

B.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的方式降低水的硬度

C.硬水放一段时间就变成软水

D.在硬水中加入少量的肥皂水,会产生较多的浮渣

AC 【解析】A、硬水是含有较多钙、镁化合物的水,但并不是含较多的不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故A错误; B、硬水软化的方法主要有:加热煮沸、蒸馏和离子交换;加热煮沸是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故B正确; C、硬水净置一段时间后,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会减少,不会变成软水,可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故C错误; D、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向软水中加入肥皂水时,会出现大量的泡沫;向硬水中加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2018学年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四第二单元基础题 题型:单选题

如图中的实验,是为了检测石墨电极芯的( )

A. 导热性 B. 导电性 C. 吸附性 D. 可燃性

B 【解析】 由实验的图示可知,石墨电极芯串联在线路中,该实验是为了检测石墨电极芯的导电性,B选项正确。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单元检测试卷 题型:综合题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化学研究和学习的重要内容。

(1)氯化钠、氯化钙和氯化镁中都含有氯元素,下图是氯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标号)。

A.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该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7

C.该元素的原子形成阴离子后,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g

根据生活经验,汗水含有的某物质有咸味,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 (填粒子符号)。

碳酸氢钠在焙制糕点和炸油条时常用作发泡剂,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理

(4)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其中含有CuSO4、BaCl2、NaOH、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小组为确定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I)取一定量白色粉末,加入足量水,振荡,得到无色透明溶液;(Ⅱ)取少量(I)的溶液,加入足量盐酸,有气泡产生。(提示:BaCO3难溶于水;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

①该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什么物质?可能含有什么物质?

②为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实验验证,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食用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现取某食用纯碱样品20g,加入一定量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同时产生了6.6g气体。试计算该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2NaHCO3Na2CO3+H2O+CO2↑ 肯定含有;可能含有 取少量的溶液,加入足量溶液(或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或用试纸测定) 【解析】 (1)由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它属于非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17,即质子数为17,氯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一个电子,而变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单元检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发现氧气的体积分数少于,针对这一事实,你认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可取的是( )

A. 查看装置是否漏气 B. 实验中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

C. 实验中可能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 D. 将红磷改为木炭再重做实验

D 【解析】 A、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时,外界的气体会进入集气瓶,使氧气测量变小,故选项错误;B、红磷的量不足空气内的氧气不能完全消耗,进入水量比五分之一要小,故选项错误;C、未冷却至室温时气体膨胀,就打开了止水夹,进入水量比五分之一要小,故选项错误;D、由于木炭燃烧后产物是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不能将红磷改为木炭再重做实验,故选项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探秘水世界单元检测题 题型:填空题

用适当的化学用语表示:

氮原子________; 

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 

碳酸钠________

氧化铁中铁元素化合价为价________;  

个氧分子________.

;;;;. 【解析】 (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氮原子,就可表示为N; (2)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2个氢氧根离子表示为2OH-; (3)碳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探秘水世界单元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读取数值 B. 倾倒液体

C. 加热液体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解析】 A、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本选项操作错误;B、倾倒液体时,瓶塞取下后要倒放在实验台上,标签向着手心,试管倾斜且与瓶口紧挨,故本选项操作错误;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已经超过试管体积的三分之一,且大拇指不能按在短柄上,故本选项操作错误;D、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气密性良好,故本选项操作正确。故本题选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探秘水世界单元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日,华为证实宣称已掌握石墨烯技术运用于手机快充电池.石墨烯是由石墨剥离而成的单原子层石墨,它是目前发现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石墨烯和石墨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B. 石墨烯强度大,能燃烧

C. 石墨烯能还原氧化铜 D. 石墨烯与金刚石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A 【解析】 A.石墨烯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故错误;B.由题干信息可知,石墨烯强度大,石墨烯是一种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具有可燃性,故正确;C.石墨烯是一种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氧化铜,故正确;D.石墨烯与金刚石是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其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正确。故本题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单元评估检测试卷 题型:多选题

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下列假设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 )

A. 探究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可能有硫酸生成

B. 探究钠与水的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C. 探究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可能只是氧化镁

D. 探究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时出现的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

AC 【解析】 根据进行科学探究时,要有合理的理论依据,不能凭空猜测,二氧化碳为酸性氧化物,可以与水反应生成酸,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钠和水中含有钠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故生成物中含钠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不可能只是氧化镁,铜在灼烧时与空气接触,燃料酒精和空气中都含有碳元素进行分析。 A、二氧化碳为酸性氧化物,可以与水反应生成酸,反应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人教版化学上册第1-3章综合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2012年冬季,海内外华人,同仇敌忾,强烈谴责日本的侵略行为,向世界宣示钓鱼岛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在下列示威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高呼口号:钓鱼岛是中国的故有领土

B.高举鲜红的五星红旗,齐唱国歌

C.焚烧象征日本军国主义的画像

D.极个别人违法打砸同胞的日系车

C 【解析】 试题A、钓鱼岛是中国的故有领土,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错误; B、高举鲜艳的五星红旗,齐唱国歌,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错误; C、焚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极个别人违法打砸同胞的日系车,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