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列物质中,选择正确答案的化学式填在相应的空格里.
a.氧气 b.金刚石 c.干冰 d.一氧化碳 e.氢气
①能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
②可用于刻划玻璃的是_____;
③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的是_____;
④能用于医疗急救的是_____.
⑤能作气体燃料的是_____.
⑥可作绿色能源的是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句容市华阳片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 因为红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
B. 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
C. 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D. 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仪征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时,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是
A. 铁丝 B. 硫 C. 镁条 D. 木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九年级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有一种淡黄色粉末可制备消毒杀菌剂。兴趣小组对其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淡黄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1)硫粉是一种淡黄色固体,难溶于水,燃烧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2)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水反应放出气体。
(设计实验)
方案一:取少量该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5mL水,振荡并观察现象。
方案二:在燃烧匙里放少量该固体,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经过讨论,兴趣小组决定采用方案一,其理由是_____(选填字母)。
A.操作简单 B.无实验污染 C.节约能源
(实验验证)用如图装置实验,将淡黄色粉末加入试管中
①若无现象,则此粉末为_____,
②若淡黄色粉末为过氧化钠,可观察到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烧杯中出现气泡,说明_____。
(实验结论)实验确定该淡黄色粉末是过氧化钠。
(问题讨论)兴趣小组通过讨论,认为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生成O2.你可采用_____操作加以验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九年级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最近,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蔓延的禽流感疫情已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世界卫生组织推荐达菲作为应对可能的禽流感大流行的储备用药。达菲的化学式为C16H28N2O4·H3PO4。下列关于达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达菲中含有16个碳原子、31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1个磷原子和8个氧原子
B. 每个达菲分子中含有1个氮分子
C. 达菲是由五种元素组成
D. 达菲中碳、氮、磷元素的质量比是16∶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九年级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2014年2月11日徐州一市民取暖不当,引发火灾.下列措施存在火灾隐患的是( )
A. 进入未知山洞深处要点火把 B. 发现燃气泄漏,点火检查出泄漏处
C. 炒菜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火焰 D. 点燃氢气前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2018届九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2017 年 5 月 18 日,中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查阅资料,“可燃冰”为 甲烷的水合物,其有效成分是甲烷,遇火即可燃烧,且热值高,是一种环保、高效的新能源。
(1)可燃冰储存的巨大的化学能量最终来自于古代绿色植物通过______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2)甲烷燃烧时生成水和一种气体,这种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甲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
(3)十九大提出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促进节能降耗。下列有关
能源和环境的认识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严格监管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B.积极寻找替代常规能源的新能源
C.鼓励垃圾就地焚烧
D.生活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金利镇朝阳教育集团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关于木炭的描述:
(1)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 (2)它能燃烧; (3)它可用于取暖;(4)将木炭粉碎; (5)它可用于制火药; (6)取一小块木炭点燃,木炭燃烧; (7) 木炭在氧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填序号)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用途的是 ;属于化学反应现象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