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啤酒生产企业重啤集团公司20万千升重啤项目正式投料生产.①公司花园式的厂区里飘溢着阵阵麦芽香味.用微观粒子知识解释能闻到香味的原因
 

②啤酒酿造过程中,酵母是“魔术师”,能将麦芽汁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该变化属于
 

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酵母的作用是
 

③啤酒酿造需要大量软水.硬水软化是指除去硬水中的
 

④啤酒呈微酸性,过期的啤酒可用来浇灌喜酸花卉.实验室测定啤酒的酸碱度方法为
 

⑤清洁工发现回收到的啤酒瓶内有油污,用自来水很难洗净,于是她往水中加少量的洗洁精,结果很快就洗干净了,这是利用了洗洁精的
 
作用.
⑥啤酒贮存和运输时要防止阳光暴晒,原因是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溶液的酸碱度测定,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硬水与软水,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①根据分子的特征进行分析;
②根据变化的特征有没有新物质生成分析,根据酵母的作用分析;
③根据硬水是指含有较多的钙、镁化合物的水进行解答;
④根据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⑤根据洗洁精的乳化作用进行解答;
⑥根据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进行解答.
解答:解:①公司花园式的厂区里飘溢着阵阵麦芽香味.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②啤酒酿造过程中,酵母是“魔术师”,能将麦芽汁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酵母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③硬水是指含有较多的钙、镁化合物的水,所以硬水软化是指除去硬水中的钙、镁化合物;
④啤酒呈微酸性,过期的啤酒可用来浇灌喜酸花卉.实验室测定啤酒的酸碱度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啤酒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得到啤酒的pH;
⑤洗洁精的乳化作用,所以能洗涤油污;
⑥暴晒会使啤酒的温度升高,二氧化碳溶解度降低会溢出,使瓶内压强变大而使啤酒瓶爆炸.
故答案为:防止阳光暴晒后使大量二氧化碳从啤酒中逸出,发生爆炸.
故答案为:①分子在不断运动;②化学;催化作用;③钙、镁化合物;④用玻璃棒蘸取啤酒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得到啤酒的pH;⑤乳化;⑥防止阳光暴晒后使大量二氧化碳从啤酒中逸出,发生爆炸.
点评:本题所考查的内容都是课本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应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一种叫“干水”的物质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水高3倍.每个“干水”粒子是外层上砂质硅的小水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干水”是水
B、“干水”是纯净物
C、“干水”就是“干冰”
D、“干水”的应用有利于缓解室温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市售“管道通”能使堵塞的管道畅通.小华通过实验对“管道通”中的物质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管道通”中含有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
(1)下水管里的淤积物主要为油污、食物残渣、毛发等.
(2)氢氧化钠是强碱,能去除油污、腐蚀毛发等,可用于疏通管道.
(3)铝粉为银灰色固体,铝与酸、碱溶液都能反应放出氢气,并放出大量热.例如,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2NaOH+
 
═2NaAlO2+3H2
【猜想与验证】小华打开一盒“管道通”,内有一袋白色固体颗粒和一袋银灰色粉末.
【猜想Ⅰ】白色固体颗粒为氢氧化钠.实验方案如表所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将几粒白色固体颗粒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
②将几粒白色固体颗粒放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试管外壁温度明显升高(合理叙述均可)
③向操作②得到的溶液中放入一段羊毛线,加热一段时间 羊毛线逐渐消失
【结论】白色固体颗粒为氢氧化钠.
【猜想Ⅱ】银灰色粉末为铝粉.
【实验】取该粉末分别置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向一只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另一只中滴加
 
溶液,都产生大量气泡且试管外壁温度明显升高,点燃反应产生的气体火焰均呈淡蓝色.
【结论】银灰色粉末为铝粉.
【交流与反思】
(1)老师告诉小华,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的性质非常相似.因此,要确认猜想Ⅰ是否正确,还需要学习如何检验钠元素的存在.
(2)使用管道通时,先将其中银灰色粉末添加于被堵塞的管道中,然后再加入白色固体颗粒,倒入一杯水后立即堵上管道口,管道内迅速发生反应.请写出一个使用“管道通”时的注意事项:避免与皮肤接触(或避免明火,或防止液体喷出,合理答案均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镁铜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取出3g合金样品,将60g稀硫酸分6次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
稀硫酸用量 剩余固体质量 稀硫酸用量 剩余固体质量
第一次加入10g mg 第四次加入10g 1.0g
第二次加入10g 2.0g 第五次加入10g 0.6g
第三次加入10g 1.5g 第六次加入10g 0.6g
(1)从以上数据可知,这六次实验中,第
 
次加入稀硫酸时样品中的镁已经完全反应;表格中,m=
 

(2)第六次实验后,所得溶液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工厂生产的纯碱产品(含有少量氯化钠)的包装袋上注明:碳酸钠≥96%.为了测定该产品是否合格,将不同质量的纯碱产品分别放入4个盛有浓度相同、质量均为50g的稀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
称量的产品质量/g 烧杯1 烧杯2 烧杯3 烧杯4
加入纯碱产品质量/g 1.4 2.8 5.6 7
烧杯中剩余物质量/g 50.85 51.7 53.4 54.8
(1)烧杯
 
中恰好完全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通过计算判断该纯碱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合格?(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表格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H2 HCl气体 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 NaCl溶液 Na2CO3 加入适量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C CO CO2 通过灼热的Fe2O3
D CaCO3粉末 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从C、H、O、Cu、Na五种元素中选择,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
(1)水电解负极产生的气体
 
;(2)最简单的有机物
 

(3)实验室制氧气的氧化物
 
;(4)难溶于水的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人类对金属的开发和利用是循序渐进的.
(1)青铜器是人类较早使用的金属制品.西汉时期,人们主要采用“湿法冶金”.如将铁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可以制得铜,这是因为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
 
(填“强”或“弱”).
(2)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能利用还原剂从金属的氧化物中将其还原出来.例如,高炉炼铁所涉及的物质转化过程如图:

其中A与赤铁矿中的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每年因为腐蚀(如铁生锈)而报废的金属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人们采用多种方法防止金属腐蚀.例如,将清洗后的铁锅擦干后存放可以防止铁锅生锈,其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质量法是化学实验中测定物质组成时常用的一种方法.现有11g气体,经测含碳元素3g,其余都是氧元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可能是CO2和O2的混合物
B、气体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物
C、气体组成有4种情况
D、若气体由三物质组成,则三物质质量比可能是7: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