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1)自然界中吸收大气中CO2的最重要环节是_____.
(2)科学家研究得到:海洋是吸收大量CO2的地方.如果CO2排放量继续增加,海洋将被“酸化”.请写出海洋酸化原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科学家目前正在研究将空气中过量的CO2和H2在催化剂和适量条件下转化成液态甲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3H2甲醇+H2O.则甲醇的化学式是______.
(4)已知20℃时,KCl的溶解度为34克,50℃时的溶解度为42.6克.通过以下实验操作得到溶液①至⑤:
Ⅰ、上述实验所得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
Ⅱ、溶液④的质量为____克;
Ⅲ、溶液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答案】光合作用 CO2+H2O=H2CO3 CH4O或CH3OH ②④⑤ 71.3 25.4%
【解析】
(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自然界中吸收大气中CO2的最重要环节是光合作用。故填:光合作用;
(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化学反应方程式:CO2+H2O=H2CO3;故填:CO2+H2O=H2CO3;
(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由CO2+3H2甲醇+H2O可知,反应前C、H、O原子个数分别为:1、6、2;反应后C、H、O原子个数分别为:0、2、1;故甲醇的化学式是CH3OH。故填:CH4O或CH3OH;
(4)由于氯化钾在20℃时的溶解度是34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34g氯化钾,50g水中最多溶解17g氯化钾;因此在20℃时在50g水中加入10g氯化钾,氯化钾会全部溶解,得到的①溶液是20℃不饱和溶液;又加入10g氯化钾,由于在50g水中最多溶解17g氯化钾,因此这20g氯化钾只能再溶解17g,所以形成的②溶液是20℃饱和溶液;升温至50℃,由于氯化钾在50℃时的溶解度是42.6g,50g水中最多溶解21.3g氯化钾,因此后加入的氯化钾会全部溶解,而且形成的溶液③是50℃不饱和溶液,但又加入10g氯化钾,这10g氯化钾会再溶解1.3g,形成的溶液④是50℃饱和溶液,然后降温到20℃时,有晶体析出,形成溶液⑤是20℃饱和溶液.
Ⅰ、上述实验所得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②④⑤;
Ⅱ、溶液④的质量=50g+21.3g=71.3g;
Ⅲ、⑤是20℃饱和溶液,氯化钾在20℃时的溶解度是34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34g氯化钾,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5.4%。
故填:②④⑤;71.3;25.4%。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硝酸铜为蓝色固体,溶于水可得蓝色溶液。某实验小组同学用下图装置加热硝酸铜,发现固体由蓝色逐渐变黑,同时产生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提出问题】硝酸铜在加热条件下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反应?
【查阅资料】
①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H2SO4CuSO4+H2O
②含氮化合物中,只有NO2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③NO2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猜想假设】
Cu(NO3)2受热分解除了生成_______,还可能生成了CuO和O2。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步骤I:将反应后试管中的固体加水充分溶解, ① ,加热 | 固体全部溶解,得到蓝色溶液 | 硝酸铜分解生成了氧化铜。 |
步骤II:在图1的试管和集气瓶之间连上如图所示的装置,重新进行加热硝酸铜的实验 | 集气瓶中气体为无色,带火星木条复燃 | 硝酸铜分解生成了氧气 |
步骤II是同学们查阅了新的资料后设计完成的。该资料是关于NO2___②__方面的性质信息。
【获得结论】根据实验结果,Cu(N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反思与评价】已知相同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分子个数比。据此,同学们认为,即使没有资料③,依据实验结论和“加热硝酸铜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实验现象,也能推出NO2可能具有助燃性。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中有一瓶标签破损的固态铵盐,它可能是NH4Cl、NH4NO3、NH4HCO3、(NH4)2SO4中的一种,请利用下图所示的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①:该铵盐是NH4Cl
猜想②:该铵盐是___________
猜想③:该铵盐是NH4HCO3
猜想④:该铵盐是(NH4)2SO4
(实验探究)
步骤一: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没有嗅到强烈的氨味,加入适量水溶解得到无色液体,选用图中的___________溶液滴入试管中,无气泡放出,则猜想③不成立。
步骤二:在步骤一所得的溶液中,滴加图中的Ba(NO3)2溶液,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猜想___________不成立。
步骤三:另取适量样品放入试管中,加水溶解配成溶液,滴加图中的___________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猜想___________成立。
(拓展应用)铵盐可作氮肥,它会与碱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请写出硝酸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所以在农业生产中,为避免降低肥效,铵态氮肥不要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成功发射的“嫦蛾三号” 使用长三丙运载火箭 其中火箭燃料用偏二甲肼(C2H8N2), 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常规推进剂,当两者完全反应生成三种新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8N2+2N2O43X+2CO2+4H2O,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的化学式为N2
B.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
C.N2O4属于氧化物,在反应中做助燃剂
D.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并用其测定某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配制溶液:
①配制200g8%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水的体积为_____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②称量时先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将一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其质量。然后_____(按操作的先后顺序选填字母),直至天平平衡。
A 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烧杯中
B 按需要添加砝码、移动游码
③加水充分溶解,并冷却至室温(约20℃)。
(2)用上述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与20g某稀盐酸发生反应的过程中,使用数字传感仪测得溶液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当加入15g氢氧化钠溶液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用化学式表示)。
②加入_____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
③试计算此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D、E均为氧化物,常温下B为固态,是一种常见的干燥剂,D为液态,E为气态;A、B、C中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略去).
(1)写出A、B、E、的化学式:A:__,B__E:__.
(2)写出B+D→C的化学方程式:__,属于__ (填反应类型)反应,该反应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1)如图所示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D中的x=____________.C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
②A和B两种粒子的_________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其反应过程的微观变化如图所示。
①已知丁是一种单质,则丁是_________(写化学式)。
②根据图示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有_________(填字母)。
A 化学反应是原子的重组过程 B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4∶15 D 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A作为发生装置,试管口放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某同学用锌粒和浓盐酸制取氢气,为收集到纯净、干燥的氢气,设计了如下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G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②I中液体是___________(填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请写出仪器名称:②_________________ 。
(2)实验室若用装置 B 制备氧气,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用装置 B 制备二氧化碳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若用F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应该从_________________(“a”或“b”)端进入。
(4)过氧化钠(化学式为 Na2O2)可用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来源。它能跟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一种能供给呼吸的气体。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