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回答下列问题:
(1)在MgS、MgSO4、NaHSO3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S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该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75a.
(2)50g镁、锌、铁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混合溶液、蒸发后得218g固体(已换算成无水硫酸盐).则反应产生氢气质量是3.5g.

分析 (1)若把混合物看成1,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1-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镁元素的质量分数-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由于Na和H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和等于Mg的相对原子质量,抛开元素仅从数字的角度来看,“NaH”与Mg相等,所以可以从质量角度将“NaH”视为一个与Mg等效的整体A(即将“NaH”和Mg都换用“A”来表示,可看作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4).那么,这样处理后混合物就相当于是由AS、ASO4、ASO3组成的了,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1-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A元素的质量分数;而此时的混合物中A、S原子个数比为1:1,二者的质量比为24:32;利用硫元素的质量分数可求得A的质量分数,从而计算出混合物中氧元素质量分数.
(2)已知Mg→MgSO4; Zn→ZnSO4; Fe→FeSO4.并且可知道,这个变化中,增加的质量是硫酸根的质量218g-50g=168g,在H2SO4中 氢元素与硫酸根的质量比为2:96.

解答 解:(1)由于Na和H的相对原子质量和等于Mg的相对原子质量,所以可以从质量角度将“NaH”视为一个与Mg等效的整体A(即将“NaH”和Mg都换用“A”来表示,其相对原子质量可作24).
根据A、S质量比为24:32以及硫的质量分数为a,设A的质量分数为x,则有24:32=x:a,解之得,混合物中A的质量分数为$\frac{3}{4}$a,
氧的质量分数为1-a-$\frac{3}{4}$a=1-1.75a;
故填:1-1.75a.
(2)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根据关系式A→ASO4→SO4→H2↑,
                                                                             96     2
                                                                             168g   x
则$\frac{2}{96}=\frac{x}{168g}$
x=3.5g;
故答案为:3.5g.

点评 根据物质组成元素的特点,利用数学的技巧处理复杂的化学计算,是解决此类问题所需要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做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了观察到瓶壁上有水珠生成,所以盛装氧气的集气瓶必须是干燥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一些大型化工企业选择在远离城市的长江下游沿岸建厂,下述理由错误的是(  )
A.化工企业需要大量的水
B.便于向长江内大量排污水
C.便于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
D.减少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三废对人口稠密地区的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
小蔡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
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热量放出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探究】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1)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2)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过氧化钠和水反应是放热反应.
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1)小张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蔡认为不可能.小蔡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2)小蔡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碱性.
【表达】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甲、乙两杯中分别倒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H2SO4,合上开关后,发现 V1、V2表读数U1、U2相同,小灯泡正常发光,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将甲溶液中的两极靠近,会发现U2变小
B.若往乙溶液中滴入少量Ba(OH)2溶液,会发现U2变小
C.若往甲溶液中逐渐滴入Ba(OH)2溶液直到过量,小灯泡先变暗后变亮
D.溶液导电的原因是通电后稀H2SO4发生电离的缘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有一包从海水中获得的粗盐,已经经过初步提纯.课外活动小组对它的成分进行探究,并将粗盐进一步提纯.
探究一:这包粗盐中还有什么杂质?
(1)根据海水的成分和初步提纯的实验操作,估计该粗盐中可能还含有的杂质是CaCl2和MgCl2.现用实验验证这种推测:
取样并溶解,加入数滴NaOH溶液,目的是检验有没有(填化学式)MgCl2;接着再加入数滴Na2CO3溶液,目的是检验有没有(填化学式)CaCl2
实验证明:这包粗盐中只含有的杂质是CaCl2
探究二:这包粗盐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按下面的步骤继续进行实验: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
②将样品加水溶解,制成粗盐溶液.
③向粗盐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某种试剂,过滤.
④沉淀洗涤后小心烘干,得到纯净的固体A.
⑤滤液再进行某一操作后,移入蒸发皿蒸发,得到纯净的固体B.
⑥称量实验中得到的某种固体.
(2)步骤③中加入的试剂是(写化学式)Na2CO3;步骤⑤进行的“某一操作”是加入适量或过量的稀盐酸.
(3)步骤⑥中,你认为需要称量的固体是固体A还是固体B(填A或B)A,你不选择称量另一样固体的理由是:B中含有反应生成的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南南同学看到“好想你”红枣袋中装有一袋防腐剂,品名为“504双吸剂”,其标签如下图所示.南南和北北对这包久置的“504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
【实验探究】南南同学的方案:(2分)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固体逐渐消失,有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固体中一定含有Fe,一定不含Fe2O3
北北同学认为南南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铁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也是浅绿色,并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继续验证.

(1)步骤①样品用磁铁吸引前需经过研碎,其中研碎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
(2)步骤②中固体溶解时放出大量热,由此可以判断固体一定含有CaO.写出该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
(3)步骤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a(OH)2=CaCO3↓+2NaOH.
北北同学对滤渣B又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滤渣B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②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①有气泡冒出
溶液变为黄色②该溶液变浑浊.
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和Fe2O3
【实验结论】综合上述实验及所给数据,该久置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Fe、Fe2O3、CaO、C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21世纪是钛的世纪.如图1是利用钛白粉(TiO2)生产海绵钛(Ti)的一种工艺流程:

(1)反应Ⅰ在800~900℃的条件下进行,还生成一种可燃性无色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TiO2+2C$\frac{\underline{\;高温\;}}{\;}$ TiCl4+2CO.
(2)回答下列问题:①如图2为镁元素的某种粒子结构示意图,该图表示C(填序号).
A.分子  B.原子       C.阳离子  D.阴离子
①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镁是一种活泼(填“活泼”或“不活泼”)金属.除了能与氧气反应,还可以与氮气、二氧化碳等反应.
②已知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氮 化镁的化学式为Mg3N2
③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如图3为镁的价类图,请分析该图后填写:A处的化学式为Mg(OH)2,B处的物质类别是盐.
(3)可获得海绵钛,化学方程式表示为TiCl4+2Mg$\frac{\underline{\;高温\;}}{\;}$Ti+2MgCl2.该反应在下列哪种环境中进行A(填序号).
A.稀有气体中  B.空气中  C.氮气中  D.CO2气体中
(4)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镁、氯气.
(5)反应Ⅱ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得:TiCl4+2Mg$\frac{\underline{\;高温\;}}{\;}$Ti+2MgCl2.若要制得24g钛,需要镁的质量是24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央视频道《是真的吗?》栏目中有一段视频: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纸条,然后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据此,小晟同学取某种“锡纸”进行了探究:
(1)“锡纸”燃烧的原因:“锡纸”两端接入电池两极后造成短路致使“锡纸”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开始“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后却能燃烧的原因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填“与氧气接触”或“温度达到着火点”).
(2)探究“锡纸”中金属的成分:“锡纸”中的金属是锡吗?
【查阅资料】①“锡纸”是锡箔或铝箔和纸粘合而成;
②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
③锡(Sn)与酸或盐溶液反应生成+2价的锡盐
【提出猜想】猜想Ⅰ:“锡纸”中的金属是锡;     猜想Ⅱ:“锡纸”中的金属是铝;
【进行实验】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分析与结论
取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试管中,滴加氯化锌溶液“锡纸”表面有深灰色固体析出根据实验现象,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猜想
Ⅱ(填“Ⅰ”或“Ⅱ”)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ZnCl2=3Zn+2AlCl3
【交流讨论】①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除去表面的氧化物;
②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的是D(填序号).
A.氯化铜       B.硝酸银      C.硫酸钠      D.硫酸亚铁
【拓展应用】电器短路会引起火灾,我们要严加防范.如果电器着火应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切断电源,然后用干粉灭火器扑灭或者用沙土盖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