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在化学学习中有所体现.请分析题意,按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如图实验一中“更高”的化学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
由此实验你认为实验室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杂质的最佳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理由是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氢氧化钠溶于水,等量的水中溶解的氢氧化钠多,吸收效果好.
(2)写出如图实验二中“更快”的化学方程式:Mg+2HCl═MgCl2+H2↑.造成两者反应速度快慢不同的因素是金属活动性不同
(3)“更强”,辩论见风采.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了一场辩论赛.辩论主题是“1+1等于不等于2.”甲方认为:1+1等于2.乙方认为:1+1不等于2.
请根据溶液的相关知识判断.
①如果你认为甲方正确,请举一例溶液中溶液质量等于溶质和溶剂质量之和;
②如果你认为乙方正确,请举一例两种不同液体互溶,得到的液体体积小于两种液体体积.

分析 (1)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由于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氢氧化钠溶液中吸收的二氧化碳比较多,盛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中试管液面上升高.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反应速率越快,进行分析解答.
(3)①根据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继续分析解答.
②根据分子间有间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由于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氢氧化钠溶液中吸收的二氧化碳比较多,盛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中试管液面上升高,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由此实验你认为实验室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杂质的最佳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原因是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氢氧化钠溶于水,等量的水中溶解的氢氧化钠多,吸收效果好.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排在铁的前面,反应速度别铁快,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
造成两者反应速度快慢不同的因素是金属活动性不同.
(3)①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质量之和.
②分子间有间隔,两种不同的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两种不同液体互溶,得到的液体体积小于两种液体体积.
故答案为:(1)CO2+2NaOH═Na2CO3+H2O;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氢氧化钠溶于水,等量的水中溶解的氢氧化钠多,吸收效果好;
(2)Mg+2HCl═MgCl2+H2↑;金属活动性不同;
(3)①溶液中溶液质量等于溶质和溶剂质量之和;②两种不同液体互溶,得到的液体体积小于两种液体体积.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碱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溶液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用化学用语填空:
?氩气Ar;?3个镁原子3Mg;?2个铵根离子2NH4+
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stackrel{+3}{Al}$2O3
(2)“3H2O”的意义是三个水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同学们欲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了下述两种方法进行了实验,(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稀盐酸反应且受热不分解)
方法A:称取10g该石灰石样品,向其中不断加入稀盐酸,同时搅拌,直至样品不再溶解,最终得到3.3g气体.
方法B:称取10g该石灰石样品,煅烧至质量不再减少,最终剩余固体的质量为6.7g.
(1)以上两种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好?理由是A,操作简单,节约能源.
(2)从以上两种方法中任选一种方法,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我国“十二五”规化对“低碳经济”给予政策支持,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策略是节能.下列是工业制备氢气的方法且最节能的是(  )
A.Zn+H2SO4(稀)=ZnSO4+H2
B.焦炭与水蒸气反应:C+H2O(气)$\frac{\underline{\;高温\;}}{\;}$H2+CO
C.太阳光分解水:2H2O   $\frac{\underline{\;\;\;TiO_{2}\;\;\;}}{太阳光}$   2H2↑+O2
D.电解水:2H2O$\frac{\underline{\;电解\;}}{\;}$2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用以下哪一种物质可以达到目的(  )
A.盐酸B.氯化铜溶液C.石蕊试液D.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3.A、B、D、E、F、G、J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D、E、F为气体,A、B为黑色固体,G是红色金属单质.它们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碳在高温下能与CO2反应生成C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C、DCO2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灾害.以下做法合理的是(  )
A.使用蜡烛时不慎使书本着火,用湿布盖灭
B.厨房燃气管漏气,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排气
C.实验时,把没有用完的白磷丢进垃圾筐里
D.高楼着火,乘电梯逃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水溶液中,一般不会与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H2SO4B.NaClC.KNO3D.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玻璃管中装的是细铜丝.
(已知:铜+氧气$\stackrel{加热}{→}$ 氧化铜;氧化铜是固体)
(1)若加热前,两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有30mL空气,停止加热冷却到室温后,理论上密闭容器中剩余的气体的体积为24mL,由此证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frac{1}{5}$.
(2)不同的同学在做上述实验时结果差别较大,甲同学最后剩余气体26mL,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①装置漏气②铜丝量不足
(3)该实验能否将铜丝换成木炭?否,为什么?木炭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系统中压强基本不变.
(4)实验时缓慢推进注射器的目的是使铜丝与氧气充分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