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据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关系(镁>锌>氢>铜),分析金属间的置换关系,判断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以及滤出的金属固体.
解答 解: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前边的金属可以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在氯化铜和氯化镁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会和氯化铜溶液反应,把铜置换出来,反应的方程式为:Zn+CuCl2═Cu+ZnCl2;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有排在氢前面的锌的存在,说明因此锌过量,所以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有铜,但是锌不能和氯化镁反应,所以没有镁,因此滤渣一定含有锌和铜;溶质一定含有反应生成的氯化锌及没有反应的氯化镁.
故答案为:Zn+CuCl2═Cu+ZnCl2;Zn、Cu;ZnCl2、MgCl2.
点评 此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镁、锌、铜的活动性强弱,及其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要求学生会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来判断反应能否发生及反应的程度.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氯元素原子序数为17 | B. | 氯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7 | ||
C. | 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 | D. | 氯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35.49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有机物中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 |
B. | 实验中所消耗氧气的质量为4.8g | |
C. | 该有机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 | |
D. | 该有机物可能为乙烯(C2H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实验一:取滤液,向其中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 | Ⅰ:没有产生沉淀 | 猜想二不成立 |
实验二: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 Ⅱ:产生气泡 | 猜想三成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b | c | |
① | 大理石与盐酸 | 浓硫酸 | CO2 |
② | 锌粒与稀硫酸 | 浓硫酸 | H2 |
③ | 双氧水与二氧化锰 | 浓硫酸 | O2 |
④ | 二氧化锰与氯酸钾 | 浓硫酸 | O2 |
A. | ①②③ | B. | ①③ | C. | ①④ | D. | ①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