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菠菜中含有一种有机物——草酸。将草酸隔绝空气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了几种混合气体,气体中含有碳的氧化物。为了探究上述反应生成的碳的氧化物成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乙装置对实验结果不产生影响,因此可以去掉乙装置以简化实验方案

B. 若甲试管内溶液变浑浊,丁试管内无明显现象,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二氧化碳

C. 若甲试管和丁试管内溶液都变浑浊,丙处玻璃管内的红色固体变成黑色,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 待丙中固体颜色不再变化,测量丁装置的增重,即可测得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答案】A

【解析】

草酸隔绝空气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水和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钠反应,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会与氧化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A、甲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混合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丙中的红色固体变成黑色,说明混合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所以乙装置对实验结果会产生影响,因此不可以去掉乙装置以简化实验方案,故A错误;

B、若甲试管内溶液变浑浊,说明含有二氧化碳,丁试管内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一氧化碳,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二氧化碳,故B正确;

C、甲试管和丁试管内溶液都变浑浊,丙处玻璃管内的红色固体变成黑色,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故C正确;

D、待丙中固体颜色不再变化,测量丁装置的增重,即可测得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故D正确。

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丁可能是氧化物

B. 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 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D. 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证明一种物质M是否属于碳元素单质系列中的一种,首先要证明M是否只含碳元素。为了达到此目的,有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先向特制玻璃管中通入纯净的氧气,然后再给试管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不断加热后,发现M逐渐氧化消失,同时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此时停止反应先将A处断开,再停止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由此他得出M物质只含碳元素的结论,但遭到同学们的反对,反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得出M物质只含碳元素的结论,在排除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干扰后,你认为__________,才能得出M物质中只含碳元素的正确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序号)。 验满的操作是______。如果用3.16 g高锰酸钾制氧气,理论上能收集到氧气的质量为______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_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与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 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50g

C. 升高温度可将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 当甲物质中含少量乙物质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钙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缺钙时可通过食用保健药剂来增加摄入量。某补钙药剂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现将100g盐酸分成5等份,逐次加到用40g该药剂制成的粉末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得到部分数据与图像。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

2

3

4

5

加入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35

30

25

20

a

(1)求碳酸钙中各元素的质量比Ca:C:O=___________。(化成最简整数比)

(2)a的数值为_______,该品牌补钙药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

(3)求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高效课堂中,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对灭火的原理进行了探究学习。

(课堂归纳) 通过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我们归纳出燃烧的三个条件是:

①可燃物 __________ _______

(演示引导)

我们进一步学习灭火的原理。如图所示,烧杯中有一支燃着的蜡烛,烧杯底部有一些碳酸钠粉末, 向烧杯中倒入少量稀盐酸,发现蜡烛迅速的熄灭,蜡烛熄灭所依据的原理___

(小组探究)

点燃一长一短两支蜡烛,同学们分小组对熄灭蜡烛的方法展开探究,并设计了如下实验。

(1)小何说:因为人呼出的是二氧化碳气体,呼出气体中不含氧气,所以我可以将它们吹灭。小邹对小何的说法提出了质疑,认为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氧气,并设计如下实验证明: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呼出的气体通过灼热的铜丝

________

________

你认为吹灭蜡烛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丽说:可以在燃着的蜡烛上罩一个大烧杯,过一会儿两根蜡烛也会熄灭。”(如图) 小苗说:两支蜡烛熄灭是有先后顺序的,因为蜡烛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 气大,所以短蜡烛先熄灭。小张说: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上部氧气少,所以长蜡烛先熄灭。同学们一起合作进行了实验,实验发现长蜡烛先熄灭。 小苗对小张的说法仍心存疑惑,认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是长蜡烛先熄灭的主要原因,因此她 取短蜡烛一支,长蜡烛一支,分别点燃,罩在同一个大烧杯中,实验发现仍然是长蜡烛先熄灭, 因此小苗发现长蜡烛先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探究,小丽进一步提出采用与上述灭火原理不同的方法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O、CO2、SO2三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重庆外国语学校初三某班的同学对该混合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Ⅰ.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易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被吸收,此外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Ⅱ.CO和CO2均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不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实验探究)该班同学在老师指导下涉及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现象与结论)

(1)装置①的作用是___________,能证明气体中含有CO的现象是_________

(2)装置H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3)若将装置①和装置②互换位置,____(填“能”或“否”)证明气体中一定含有CO2

(4)实验结束后发现G中红色粉末又变成黑色,原因可能为___________

(5)该实验还缺少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和科学探究离不开实验装置。

(1)制取气体实验时,首先要对发生的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确保装置不漏气,装置C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______

(2)收集某种气体的方法,主要取决于这种气体的性质,装置E所示的收集方法是____,被收集的气体密度_______空气密度(选填“>”,“<”,“=”)。

(3)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所选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

(4)下图所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装置中,虚线方框内装置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