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下列除杂的方法可行的是(  )
组别要解决的问题所用试剂及其操作
A除去硫酸铜中的硫酸亚铁加入足量的水,再加入足量铁粉、过滤,蒸发
B除去铜中混有的铁粉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后过滤、洗涤、干燥
C除去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加入足量的铜粉,过滤
D除去硫酸铁溶液中混有的硫酸铜加入适量铁后过滤
A.AB.BC.CD.D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A、加入足量的水,足量铁粉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铁粉能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铜粉不与硫酸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硫酸铁溶液和硫酸铜均能与铁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点评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特活泼金属能否将较不活泼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小美、小丽同学做了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
【实验一】把一块比绿豆略大的金属钠,放入盛有20毫升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发现金属钠浮在液面上不停打转,并发出嘶嘶声,烧杯发烫,表层溶液中出现了蓝色絮状沉淀,絮状物慢慢下沉渐渐增多,并没有出现紫红色的铜.正准备整理器材,她们突然发现蓝色沉淀渐渐变黑.
【提出同题】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实验二】搭建分离装置,经过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少量的黑色粉末.
【查阅资料】常见的黑色不溶于水的固体有: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氧化铜、炭粉等.
小丽猜想:黑色固体可能是氧化铜,不可能是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炭粉.你认为小丽作出如此判断的依据是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小美猜想:黑色固体可能是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依据是量少而又细小的铜粉混杂在氧化铜之间可能看不清.
【实验三】为了进一步证实该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铜,她们取少量该粉末放入试管,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溶液,略微加热,发现固体全部消失,从而证实了小丽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那么蓝色絮状沉淀怎么变成黑色固体的呢?
【查阅资料】Cu(0H)2的起始分解温度约66℃.
【实验反思】至此,谜底全部解开.为确保蓝色沉淀不分解,实验过程中要注意:
(1)控制实验的初始温度;(2)放入的金属钠需适量;(3)硫酸铜溶液用量不能太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课外活动中,同学们进行了以水为主题的“化学反应接龙”游戏.游戏的规则为:用前一个反应的一种生成物作为下一个反应的反应物,并按序号和要求的基本反应类型循环,如图所示.请仿照示例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示例:(1)复分解反应:2NaOH+H2SO4═Na2SO4+2H2O
(2)分解反应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3)置换反应H2+CuO$\frac{\underline{\;\;△\;\;}}{\;}$Cu+H2O
(4)化合反应H2O+CaO═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小亮先取实验室中的三种金属,将其编号为X、Y、Z后进行实验:将X和Y浸入稀硫酸中,Y溶解,X不溶解;将X浸入Z的硫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应为(  )
A.Z、Y、XB.Y、Z、XC.Z、X、YD.Y、X、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回答下列问题:
(1)在H、H2、H+中表示氢离子的是H+
(2)已知铝元素的化合价是+3,写出氧化铝的化学式Al2O3
(3)在反应4HNO3$\frac{\underline{\;光照\;}}{\;}$4NO2↑+2H2O+X↑中,X的化学式为O2
(4)清凉油的主要成分薄荷脑(C10H20O)是由3种元素组成,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0:2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事实且书写正确,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
A.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B.用赤铁矿炼铁: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4Fe+3O2$\frac{\underline{\;点燃\;}}{\;}$2Fe2O3
D.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电解器通电一段时间后,你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有氢气和氧气生成,而且两者体积比约为2:1
C.电极上有气泡产生,两个玻璃内气体的体积之比约为2:1
D.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有A、B、C、D四种元素,A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是空气中含量占第二位的元素,C元素的单质是同条件下最轻的气体,D元素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和氖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元素的名称是铝,B元素组成的单质的化学式为O2,C元素的单质由氢分子构成,D的离子符号是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实验室有多种原理可以制得氧气.请依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有:A.分解过氧化氢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文字表达式),B.加热高锰酸钾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文字表达式),
C.氯酸钾$→_{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文字表达式),
它们都属于分解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装置为C(选填A\B\C),实验中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原因是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如果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应等有连续、均匀的气泡产生时开始收集,如刚产生气泡就收集,会使收集的氧气不纯;当出现有气泡从瓶口向外逸出现象时停止收集.
(3)A、B、C三套装置中有一套用于制氧气是不合理的,装置中的不合理之处为:
①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②导管伸入试管太长.
(4)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供选用的装置如下:

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甲(选填“甲”或“乙”);若用丙装置以排空气法收集生成的氧气,气体应从a(选填“a”或“b”)端导入,用该装置收集气体时,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b导管口,木条复燃;若瓶中已装满水,要收集氧气,气体应从b(选填“a”或“b”)端导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