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

溶质
溶剂
   A 水  B 酒精C苯(一种有机物,有毒)   D汽油
微溶可溶易溶易溶
由下表分析,在家除去衣服上的碘渍最好选用(  )
A.AB.BC.CD.D

分析 根据碘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和各溶剂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碘微溶于水,不能用水清洗来清除碘,故选项错误.
B、碘可溶于酒精,能用于清洗碘,但是速度不是最快,故选项错误.
C、碘易溶于苯,但是苯有毒,故选项错误.
D、碘易溶于汽油,可用汽油快速除去碘渍,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溶解原理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氢气的检验
B.
读出液体的体积
C.
         固体取用
D.
      检验装置气密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老师带领五班的同学们探究CO2与碱的反应,请你一同参与.

Ⅰ.同学们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CO2与NaOH、Ca(OH)2都能发生反应.
(1)分别向甲、乙两个瓶中注入少量、等体积的两种溶液,观察实验现象.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说明CO2能与Ca(OH)2反应的实验现象是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
(2)下列实验现象中,一定能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bc(填序号).
a.U型管中红墨水左低右高       b.U型管中红墨水左高右低       c.U型管中红墨水液面没有发生改变.
Ⅱ.博宇在另外的实验中,向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如图2所示),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现象;有的石灰水未变浑浊;有的出现浑浊后又变澄清(沉淀消失).
【提出问题】实验中,出现意想不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
a.石灰水未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
b.石灰水未变浑浊,是因为石灰水的浓度太小,或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太少.
c.石灰水出现浑浊后又变澄清,与石灰水的浓度、通入二氧化碳的时间有关.
【进行实验】如图3,①所用盐酸与分组实验相同;②CO2在饱和NaHCO3溶液中的溶解度非常小.
步骤1:分别取一定体积的饱和澄清石灰水与一定体积的蒸馏水混合配制成50mL溶液.
步骤2:分别向50mL溶液中通入一段时间的二氧化碳,记录现象.
 实验序号 V饱和石灰水/mL V蒸馏水/mL                       出现现象所需时间/s
 开始浑浊明显浑浊 沉淀减少 是否澄清 
 ① 50 0 19 56 366 持续通入CO28min以上,沉淀不能完全消失
 ③ 30 20 25 44 128
 ④ 20 30 27 35 67 89s后完全澄清
 ⑤ 10 40               通3min以上,均无明显现象
【解释与结论】
(1)实验中,所用石灰水为饱和溶液的是①(填实验序号).
(2)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氯化氢气体.
(3)通过实验分析,猜想a不成立(填“成立”或“不成立”),
【反思与评价】
(4)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为避免出现“意想不到的现象”,你的建议所用石灰水的浓度不能太小,通入二氧化碳的时间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某兴趣小组在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先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一罐CO2气体,然后迅速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浓溶液,立即将易拉罐口封闭(不漏气),轻轻摇动易拉罐,发现易拉罐很快变瘪,但过一段时间后,易拉罐又重新鼓起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
【讨论】甲同学认为易拉罐变瘪,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C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2NaOH═Na2CO+H2O;乙同学认为此结论不合理,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也可能与CO2反应,还需进一步验证.
【提出问题】易拉罐为什么又鼓起来?是不是反应又产生了气体,该气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
a.该气体可能是CO2
b.该气体可能是H2
【查阅资料】
①Na2CO3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会分解;
②铝不仅与酸反应,还能与碱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
【实验验证】
]①将易拉罐口打开,迅速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罐口,发出“噗”的一声,产生淡蓝色火焰,片刻后熄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
②取少量铝片于试管中,先加入适量的水,无明显变化.片刻后再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产生气泡.该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铝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结论】证明猜想b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铜+氧气→氧化铜B.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C.锌+硫酸→硫酸锌+氢气D.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煤的综合利用措施主要有煤的干馏、焦化和液化.这些过程都是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硫元素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联系密切,在战国时期,我国的炼丹家们就开始了对硫单质及含硫化合物的研究应用.如图是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流程:

(1)上述A、B、C、D四种物质中,硫元素表现的化合价为零的物质是A.
(2)请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2SO2+O2$\frac{\underline{催化剂}}{△}$2SO3
(3)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必要时再到医院治疗.
(4)煤和石油中都含有硫元素,它们燃烧的废气中含有硫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与水及氧气反应会导致硫酸型酸雨的形成.下列各项中,不利于减少酸雨危害的是③.
①减少汽车尾气排放②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③增加燃煤用量④工业废气达标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但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两组作了如下探究实验:
(1)第一组同学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2所示),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C.
A.温度差      B.重力差      C.压强差      D.浮力差
(2)第二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也设计了如图1实验装置进行探究:你认为以上设计能达到实验要求的是ABC(填序号).

(3)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认为第一组的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因为CO2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消耗了CO2,你认为另一种原因是二氧化碳溶于水.
(4)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设计了如下方案: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第一组同学滴加稀盐酸; 第二组同学滴加氯化钙溶液,现象为产生气泡;产生白色沉淀.他们虽然看到的现象不同,但都可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1999年,曾使用一种“石墨炸弹”,这种炸弹爆炸后释放出大量纤维状的石墨,它们覆盖在发电厂的设备上,造成设备短路而停电,这是因为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根据同样的理由,石墨还可用于制作干电池的电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