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风力发电B.石油蒸馏C.净化水D.煤的干馏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 解:A、风力发电是利用轮子的转动发电,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石油蒸馏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净化水是将水中杂质除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煤的干馏生成煤焦油、焦炉气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化学课上,同学们做了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装置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Ⅰ、Ⅱ中均观察到:白色固体逐渐减少,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Na2CO3和NaHCO3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CO2;NaHC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HCO3+HCl=NaCl+H2O+CO2↑.
在实验过程中用手触摸试管,发现盛Na2CO3的试管变热,盛NaHCO3的试管变冷
【提出问题】两个实验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Na2CO3和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而NaHCO3和盐酸反应为吸热反应.
乙同学认为甲的猜想有不足之处.
【设计实验】乙同学欲通过实验进行研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分别向盛有0.5g Na2CO3固体、0.5g NaHCO3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mL水(20℃),搅拌,测量温度t1
②静置,测量温度t2
③分别加入10mL 密度约为1.1g/mL 20%的盐酸(20℃),搅拌,测量温度t3
【实验记录】多次实验后取平均值记录如下:
 t1/℃t2/℃t3/℃
Na2CO323.320.023.7
NaHCO318.520.020.8
【分析与结论】
(1)甲同学猜想的不足之处是没有考虑固体溶解时的温度变化.通过步骤①得到的结论是Na2CO3固体溶解放热,NaHCO3固体溶解吸热.
(2)通过步骤②和③得到的结论是:Na2CO3和NaHCO3与盐酸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反思与评价】老师指出乙的设计仍存在不足,并补充做如下实验:向盛有10mL水(20℃)的烧杯中加入10mL密度约为1.1g/mL 20%的盐酸(20℃),搅拌,测量温度为22.2℃.
(1)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盐酸稀释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2)结合此次探究活动,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填序号).
A.盐酸的稀释过程是放热过程
B.NaHCO3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实验Ⅰ和Ⅱ中的能量变化与化学反应、物质的溶解和稀释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如图甲所示,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1中所收集的气体为氢气,检验时发生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表达式)为:氢气+氧气$\stackrel{点燃}{→}$水.
(2)该实验的结论是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请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表达式):水$\stackrel{通电}{→}$氢气+氧气.
(3)小刚自制了一个简易净水器(如图乙)净化雨水,其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除去色素和异味,经该装置净化得到的水仍是混合物(填“混合”或“纯净”).
(4)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并通过煮沸使硬水软化.
(5)净化水的方法有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来制取烧碱,将制得的烧碱溶液再经浓缩、蒸发等操作制成烧碱固体.在生产过程中,原料通常不能完全转化.另外,如果烧碱固体长时间存放在仓库里,也可能会变质.
(1)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得烧碱的同时,还生成氯气和另一种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NaOH+H2↑+Cl2↑.
(2)现从仓库中取来烧碱样品,该样品除了可能含有纯碱杂质外,还可能含有氯化钠杂质.某化学小组决定探究样品中是否含有这两种杂质.
①查阅资料:实验中若产生微溶物质,通常会以沉淀形式存在.
②实验设计
实 验 操 作实 验 现 象结     论
a.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并加入过量的稀硝酸.
有气泡生成.
样品中有纯碱.
b.再向步骤Ⅰ中所得的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样品中有氯化钠.
③交流与反思
a.烧碱固体长时间在仓库存放会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2NaOH+CO2=Na2CO3+H2O.
b.实验后若测得废液的pH<7,则废液呈酸性(填“酸性”、“中性”或“碱性”),从操作简单和经济环保的角度考虑,应向废液中加入稍过量的石灰石,然后再倒入下水道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3个钙原子3Ca;
(2)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stackrel{+2}{Mg}$O;
(3)3个铝离子3Al3+
(4)2个水分子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的应用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
A电解水2H202$\frac{\underline{\;通电\;}}{\;}$2H20+02分解反应
B向烧碱溶液中通人CO22NaOH+C02═Na2C03+H20复分解反应
C溶洞的形成CaC03+H20+C02═Ca(HC032化合反应
D比较铜和银的活动性Cu+AgN03═Cu(NO32+Ag置换反应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20℃时,甲、乙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2)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乙.
(3)40℃时,甲溶液的溶质质最分数不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在点燃条件下,2.6gC2H2与7.2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1.8gH2O和xgCO.则x=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t1℃时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t2℃时将50g物质放入50g水中,得到A的饱和溶液,且其中溶质和溶剂质量比为1:1
C.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时,其溶质质量分数均保持不变
D.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量水分后,析出溶质的质量: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