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实验方案】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交流讨论】通过分液漏斗可以随时向锥形瓶中加入稀硫酸;
装置内空气中的CO2没有排出,反应产生的CO2未被完全吸收,干燥管与空气直接相通等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方案改进】样品在与稀硫酸反应前通过量的除去二氧化碳的空气,是为了把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排出;
停止反应后,通过量的除去二氧化碳的空气,是为了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碱石灰吸收;
【数据分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用作某些物质的干燥剂;若撤去图2中的C装置,水蒸气会进入碱石灰中,并且被吸收,会影响实验结果;
【拓展提高】根据题给的信息结合硫酸和碳酸钠反应来完成该题的解答.
解答 解:【实验方案】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故填:锥形瓶;
【交流讨论】
加入的稀硫酸量不足时,可以继续加入,而装置内空气中的CO2没有排出、反应产生的CO2未被完全吸收、干燥管与空气直接相通等因素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
故填:②③④;
【方案改进】
反应前通空气时,关闭c、打开a、b,可以把B、C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排出,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故填:关闭c、打开a、b;
【数据分析】
若撤去图乙中的C装置,水和二氧化碳同时被D装置中的碱石灰吸收,使计算出的碳酸钠结果偏大,从而导致氢氧化钠的含量偏低.
故填:偏低;
【拓展提高】
碳酸氢钠和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向样品中加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后产生无色气体,说明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剩余的稀硫酸和碳酸钠完全反应后仍然有剩余,不然就不会生成二氧化碳了.
当稀硫酸过量时,X中的溶质是硫酸钠和硫酸;
当硫酸适量时,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碳酸氢钠,稀硫酸再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X中的溶质是硫酸钠;
当稀硫酸不足时,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碳酸氢钠,再和部分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X中的溶质是硫酸钠和碳酸氢钠.
故填: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钠或硫酸钠和硫酸或硫酸钠和碳酸氢钠.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装置的设计和物质的推断等方面的知识,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赏析问题情景,找到实验探究的反应原理;再根据实验的反应原理,分析推断出该物质的组成成分,然后得出所要探究的物质中该成分的组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Mg和稀硫酸 | B. | MgCO3和稀硫酸 | ||
C. | Mg和CuSO4溶液 | D. | MgCl2溶液和Na2SO4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请往菜中加点盐”中的“盐”特指食盐(NaCl) | |
B. | 化学上所说的盐就是指生活中作调味品的食盐 | |
C. | 化学上所说的盐指的是一类物质的总称 | |
D. | 食盐每天摄入量不能太多,否则不利于健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反应前 | 反应后 | ||
实验数据 | 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 |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 |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 |
133.4克 | 10克 | 140.1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煤气中毒是指一氧化碳中毒 | |
B. | 人造棉、塑料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 |
C. | 水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之一 | |
D. | 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含碘量”中的碘是指碘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