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表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 B.第二周期的Li、Be和B均为金属元素
C.Mg2+、H+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和0 D.Na+和Al3+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维生素C(简称V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人体缺乏V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Vc。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探究如下:
探究一:测定饮料中Vc的含量。
【查阅资料】Vc能和高锰酸钾反应,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设计方案】分别向盛有1 mL等浓度高锰酸钾稀溶液的四支试管中逐滴滴加果味饮料、苹果汁、梨汁和0.04%的Vc溶液,边滴边振荡,直至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实验数据】
果味饮料 | 苹果汁 | 梨汁 | 0.04%的 Vc溶液 | |
滴加的滴数 | 40 | 10 | 20 | 5 |
【实验结论】分析数据可知,Vc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含量为________(各液体密度上的差别和每一滴的体积差别忽略不计)。
探究二: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Vc含量是否有影响。
【设计方案】请你用新鲜的黄瓜、放置一周的黄瓜、高锰酸钾稀溶液和必要的仪器设计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按上述方案实验,根据________这一实验结果,分析得出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Vc的含量有影响。
【实验反思】化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情况不会影响到测定结果的是____。
A.每次实验所用的果汁颜色不同
B.量取的被测物质的体积不同
C.试管的大小不同
D.没有用同一规格胶头滴管滴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过氧乙酸是一种消毒剂,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某医疗小分队用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对环境进行消毒。
(1)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600 kg,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______kg。
(3)配制溶液的主要步骤是计算、量取、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玫瑰花中含有香茅醇、橙花醇和丁香油酚等物质。请计算:
(1)丁香油酚(C10H1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2)丁香油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3)丁香油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结果精确到0.1%);
(4)16.4g丁香油酚中含______g氧元素(结果精确到0.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物质的分子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物质属于有机物 B.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H4
C.该物质的1个分子中含有5个原子 D.该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4
第4题图 第5题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最近,网上有文章报道:一些厂家为了使生产出来的米线更白净、更劲道,在米线中添加一些名为焦亚硫酸钠(化学式:Na2S7O5)的食品添加剂,若长期食用,对人体危害很大。
阅读以上信息后,请回答:
(1)焦亚硫酸钠的化学式量为______;
(2)焦亚硫酸钠中S、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SO2和NO2都能溶于雨水形成酸雨而破坏环境.为减少酸雨的产生,有下列措施:①少用煤作燃料;②把工厂的烟囱建高;③在酸化的土壤中加水;④燃料脱硫;⑤开发新能源.其中有效的措施是 (填序号).
(2)已知SO2能溶于水生成亚硫酸:SO2+H2O=H2SO3,亚硫酸的性质与碳酸相似,为了探究SO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原因,现用三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请完成填空.
提出假设 | 实验方案和现象 | 实验结论 |
假设水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 在一朵紫色小花上滴几滴蒸馏水, 小花不变色 | 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
假设SO2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 将一朵紫色的小花直接放入盛有SO2的集气瓶中,小花不变色. | |
假设成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