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D是一种无色气体,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请判断:
(1)A、B、C、D各是什么物质?请将答案写在空格里:
A氧气;B硫;C二氧化硫;D二氧化碳.
(2)写出B在A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硫+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硫.

分析 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结合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则A为氧气,B为硫,C为二氧化硫;D是一种无色气体,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D为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则A为氧气,B为硫,C为二氧化硫;D是一种无色气体,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D为二氧化碳.
(1)A、B、C、D分别是氧气、硫、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2)B在A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硫.
故答案为:(1)氧气;硫;二氧化硫;(2)硫+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硫.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8.某化学小组向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苛性钠溶液滴入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另一组的三位同学对溶液里的溶质进行了猜想.
【提出猜想】小立猜想:只含有NaCl
小英猜想:只含有NaCl、Na2CO3
小洁猜想:含有NaCl、Na2CO3、NaOH
【设计方案】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取样加入一种物质就可以验证小立的猜想成立,该物质是氢氧化钙溶液.
为验证另两位同学的猜想,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实验步骤 预期实验现象 实验目的或预期结论
 步骤①:取少量该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
氯化钙溶液静置,观察
 产生白色沉淀 目的:
检验并除去碳酸钠
 步骤②: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
酚酞试液观察
 
溶液变红
结论:
小洁猜想成立;否则,另一位同学猜想成立
你的猜想还可以是NaCl、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原水(未经过处理的水)中含有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在水中撒些明矾,可除去水中的泥沙、悬浮物,使水变澄清;可用次氯酸(HClO)杀死细菌.氯气溶于水时可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某水厂生产自来水的步骤如下:

(1)可以除去水中的泥沙和悬浮物杂质的步骤为A、B、C(填编号).
(2)能消毒、杀菌的步骤为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现有三瓶气体,分别为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若要用简单的方法来鉴别,可用燃着的木条的方法进行检验,若木条燃烧的更旺为氧气,木条火焰立即熄灭为二氧化碳,木条火焰过一会熄灭为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建设美丽中国,是我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如表为2015年3月14日我国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日报.根据表中内容填空:
城市首要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
济南可吸入颗粒物79Ⅱ良
重庆二氧化硫69Ⅱ良
沈阳可吸入颗粒物106Ⅲ轻微污染
桂林----25Ⅰ优
(1)当日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是桂林
(2)当日影响以上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
(3)想一想,空气主要污染物是从哪里来的(写出两点)化石燃料燃烧工厂废气、汽车尾气的排放等.
(4)为防止空气的污染,保护蓝色美丽的天空,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写出两条)使用清洁能源、工厂废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植树造林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大量白色烟雾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D.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A克MnO2和3A克KClO3混合加热制取氧气,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冷却后称得剩余物质为B克,则产生氧气为4A-B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草酸(H2C2O4)加热能分解.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草酸受热分解的产物作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草酸分解得到的气体产物:A.只有CO2   B.只有CO  C.既有CO2,也有CO
【查阅资料】CO遇到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黄色试纸,立即变蓝;而CO2遇该试纸不变色
【设计方案】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夹持试管装置省略),通过观察下列装置中的实验现象,验证猜想.

【实验探究】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点燃酒精灯加热,观
察装置C、装置D中的现象
装置C中试纸变蓝;
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草酸分解的气体产物为CO2和CO.装置D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讨论与反思】(1)装置B中浓硫酸的质量增加,说明草酸的分解产物还有水.
(2)根据实验结论,从环保角度考虑,实验装置中存在的不足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将尾气收集到气囊中(或将尾气点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某粗盐中主要成分为NaCl,还含有的少量MgCl2、CaCl2和少量泥沙.为了除去杂质,得到纯净的氯化钠,进行如下实验.
(1)除难溶性杂质.
将5g的粗盐溶解于足量水中,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加速溶解;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过滤后,将滤液转移到蒸发皿(填仪器名称)进行加热蒸发,得到固体精盐4g.若所得精盐的产率偏低,可能的原因是AB(填字母).
A.部分粗盐未溶解
B.蒸发时未使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导致液滴飞溅
C.过滤时,滤纸破损了
(2)除可溶性杂质.经过上述操作后,精盐中仍存在少量的MgCl2、CaCl2未除去,现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提纯,提纯的流程如下:
精盐溶解除杂1NaOH过滤滤渣滤液 氯化钠晶体水Na2CO3除杂2

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NaOH为了除去MgCl2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MgCl2═Mg(OH)2↓+2NaCl .
②NaOH和Na2CO3如果添加过量了,需往滤液中加入适量稀HCl除去.
③过滤后,所得滤渣中含有的物质是Mg(OH)2、CaCO3(填化学式).
④从滤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的主要操作是蒸发,应蒸发至B(填序号).
A.完全蒸干时停止加热        B.快干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