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与氧气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后,生成CO和CO2,且测得反应后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则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
A.20% B.30% C.60% D.80%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安徽省亳州市九年级上学期质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
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
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
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
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山东省东营市各县区九年级上学期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班同学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的红磷燃烧没有消耗完瓶内的氧气
②甲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③乙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X”光透视常用钡餐作造影剂。钡餐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钡,其化学式是BaSO4,BaSO4属于
A.单质 B.混合物 C.化合物 D.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上学期12月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硝酸钾固体,溶液的某些物理量随着加入硝酸钾固体的质量变化而变化的图像如图,则图示中纵坐标的物理量不可能为
A.溶液质量 B.溶液的质量分数
C.溶液密度 D.硝酸钾的溶解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四川省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更浑浊
B.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C.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上结下水珠
D.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气体由CH4、C2H2、C2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气体不可能是纯净物 B.该气体可能是CH4和C2H4的混合物
C.该气体不可能含有C2H2 D.该气体可能同时含有CH4、C2H2、C2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江苏省镇江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实验室用KClO3制氧气并回收MnO2和KCl,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A.用装置甲收集氧气 B.用装置乙溶解完全反应后的固体
C.用装置丙分离MnO2和KCl溶液 D.用装置丁蒸干分离后的溶液得KCl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