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空气液化B.碘升华C.铁生锈D.冰融化成水

分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 解:A、空气液化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碘的升华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铁生锈过程中有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冰融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A、B、C、D、E、F、G、H、I都是初中化学学过的物质.其中E、F、H均为黑色固体,B为紫红色固体,D为混合物.他们之间有如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省去)

(1)用化学式表示BCu、EFe
(2)写出G→I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3)写出H→C的化学方程式CuO+H2SO4=CuS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为测定某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硫酸铜溶液100g,向其中滴加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共用去氢氧化钠溶液80g,过滤,得滤液175.1g.计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Na2SO4+Cu(OH)2↓]
(1)反应后产生沉淀的质量;
(2)该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运用化学知识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下表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安全常识B数据记录
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换气扇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预防煤气中毒--确保烟道畅通
量筒量液体-体积为9.1mL
托盘天平称固体-质量为5.2g
pH试纸测酸雨-pH为4.5
C物质的性质与用途D化学反应的条件
N2化学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H2具有可燃性--作气体燃料
CO具有还原性--冶炼金属
实验室制氧气--一定需要催化剂
燃烧--接触氧气、温度达着火点
复分解反应-生成气体、沉淀或水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用化学符号填空
(1)3个钠离子3Na+;(2)氧化铝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酒石酸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XH6O6,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50,请计算:
(1)X=4;
(2)酒石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8:1:16
(3)求酒石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亮亮同学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中,发现镁条燃烧除生成白色固体(MgO)外,还有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生成.这种淡黄色固体是什么呢?亮亮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有关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将该淡黄色固体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
实验现象:在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并有刺激性的氨味气体产生.
教师指导:
上述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为Mg(OH)2,生成的气体为NH3;反应过程中没有任何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问题解决:此淡黄色固体中肯定含有镁元素和氮元素,判断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若该物质仅由两种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Mg3N2,此物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3N2+6H2O=3Mg(OH)2↓+2NH3↑.
相关结论:空气中氮气(N2)和氧气(O2)的体积比约为4:1,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由此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在空气中燃烧时,镁更容易和氧气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如图所示,两椭圆相交处表示两种化合物的共性,椭圆其余部分表示两物质的个性,“→”表示某种物质通过进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2)若甲物质和碳酸钠属于同类别的化合物,写出“碳酸钠→甲”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2NaOH(写一个);
(3)若乙物质和碳酸钠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乙物质的名称是二氧化碳,常温下的状态是气态(填“固态”、“液态”或“气态”),写出“碳酸钠→乙”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写一个);
(4)写出乙物质与丙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写一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已知氯酸钾(KClO3)固体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在加热的条件下也可制得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KCl)固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MnO2、CuO外,Fe2O3也可以作KClO3分解的催化剂.
【进行实验】按如表进行实验,并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实验药品分解温度(℃)
    KClO3      580
      KClO3、MnO2(质量比1:1)     350
 KClO3、CuO(质量比1:1)
   KClO3、Fe2O3(质量比1:1)     390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由实验①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比较,氧化铜催化效果仅次于二氧化锰,请你推出其分解温度(用t表示)的取值范围:350<t<390;
【交流反思】
(3)若要证明Fe2O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4)影响氯酸钾分解快慢除催化剂种类外,你认为还可能有的影响因素是催化剂的颗粒大小(写出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