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为托盘天平,使用托盘天平称物品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填序号)B.
①调游码  ②放称量纸         ③称量物放左盘④调零点  ⑤加质量大的砝码   ⑥加质量小的砝码
A.①②③④⑤⑥B.④②③⑤⑥①C.④⑤⑥①②③
(2)在小烧杯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后,加入铁钉,称量总质量为m1,反应发生了一段时间后,再称量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 m2,则m1=m2(填“=”“>”“<”).
(3)如图2装置中,称量小烧杯中所有物质的质量m1,然后将小烧杯中的碳酸钠与盐酸完全混合,发生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反应发生了一段时间后,再称量小烧杯及烧瓶内物质的总质量为 m2,则m1>m2(填“=”“>”“<”).其原因为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烧杯中反应物的总质量大于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
(4)在4A+5B=4C+6D的反应中,C、D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5:9,若有1.7gA 与B完全反应生成3gC,则B和C的质量比为4:3.

分析 (1)根据用天平称量物体时的正确操作顺序进行分析解答;
(2)铁与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于水中,同时生成红色固体铜,反应中没有气体参加,所以放在敞口的烧杯中进行实验,反应前后烧杯内物质质量也不变;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物中有气体二氧化碳,所以放在小烧杯内进行反应时,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而使反应前后烧杯内物质的质量不相等;
(4)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已知条件“C、D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5:9,若有1.7g A与B完全反应生成3g C”,列出比例式,即可求出D的质量,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B的质量,进而计算出B和C的质量比.

解答 解:(1)用天平称量物体时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调零点,然后在左右两盘中各方一张相同的纸,把称量物放到左盘,然后向右盘中放砝码,放砝码的顺序是先放质量大的,再放质量小的,最后用游码调平.故正确操作顺序为④②③⑤⑥①.
(2)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中没有气体参加,所以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始终不变.
(3)碳酸钠与盐酸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但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放出,所以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随反应的发生不断减小.
(4)解:已知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15:9,设生成D的质量为x,则
 4A+5B═4C+6D
            15×4  9×6   
             3g       x       
$\frac{15×4}{9×6}=\frac{3g}{x}$
x=2.7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参加应的B的质量=3g+2.7g-1.7g=4g;
则B和C的质量比为4g:3g=4:3.
故答案为:(1)B;
(2)=;
(3)Na2CO3+2HCl═2NaCl+H2O+CO2↑;>;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烧杯中反应物的总质量大于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
(3)4:3.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但要注意在任何与周围隔绝的体系中,不论发生何种变化或过程,其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通过两个多月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初步掌握了实验室制取一些气体和验证气体性质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①试管,②集气瓶.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D(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可选用F或G(写一种即可),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氯酸钾$→_{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该反应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的分解反应
(3)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E,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该方法制氧气有许多优点,如:不需加热,节约能源(写一点)
(4)I和J是验证氧气性质的部分实验,两个实验中,实验前集气瓶里都装有少量的水,其中,I里面水的作用是防止生成的高温熔化物溅落下来使集气瓶底炸裂 J里面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I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
(5)注射器C在化学中的作用很多,如:可用于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步骤如下:Ⅰ.向锥形瓶中加入适量水浸没长颈漏斗下端.Ⅱ.将注射器C连接到装置E的导管口处.Ⅲ.缓慢推动注射器C的活塞,如果装置E的气密性良好,观察到的现象是长颈漏斗下端形成一段水柱,高于锥形瓶中的液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规范正确的是(  )
A.用手拿着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
B.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C.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去吸取别的试剂
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frac{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叙述、对应方程式、基本反映类型均正确的是(  )
A.硫铵、氢氧化钠两种固体研磨:(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  复分解反应
B.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硫:2NaOH+SO2═Na2SO3+H2O  中和反应
C.碳还原氧化铁:2Fe2O3+3C$\frac{\underline{\;\;△\;\;}}{\;}$4Fe+3CO2↑  置换反应
D.溶洞的形成:Ca(HCO32═CaCO3↓+H2O+CO2↑  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烧杯中盛有CuCl2和HCl的混合溶液100g,向其中滴加10%的NaOH溶液,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滴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反应产生蓝色沉淀B.bc段溶液增加70.2g
C.c点对应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9%D.d点溶液中溶质有2中,且PH>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下列四种试剂中不能将其鉴别出来的是(  )
A.铁粉B.紫色石蕊试液C.K2CO3溶液D.AgN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选择下列元素S、O、C、H、Na、Cu、Fe写出符合题意的化学式:
(1)配制溶液最常见的溶剂是H2O;    
(2)食醋中的溶质CH3COOH;
(3)制作叶脉书签的碱NaOH;    
(4)一种溶液呈浅绿色的盐Fe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氧化锌为白色粉末,无臭、无味,广泛应用于橡胶、涂料、陶瓷、化工、医药、玻璃和电子等行业,为了变废为宝,综合应用资源,经常从锌冶炼、锌制品加工企业回收的废渣(含有ZnO、FeO、Fe2O3、CuO等杂质)来制取氧化锌,其流程如图所示:

信息:1、3FeO+10HNO3═3Fe(NO33+NO+5H2O,NO有毒,能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硝酸.
2、在“除杂Ⅰ”步骤中,只有铁离子能形成氢氧化铁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
(1)在酸浸过程中,经常要保持酸过量,理由是使废渣完全反应;通入空气的目的是:①起搅拌作用,使反应充分,②使NO转化为硝酸.通入空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O+3O2+2H2O═4HNO3
(2)在“除杂Ⅰ”步骤中,加入一种金属氧化物与过量的硝酸反应,使溶液pH升高为4左右,请结合本厂实际,可加入的物质是A
A、ZnO   B、FeO  C、Fe2O3  D、CuO
(3)为了使产品更加纯净,在“除杂Ⅱ”步骤中,滤渣的成分是Zn Cu.
(4)在“碳化合成”中,生成的产物之一为碱式碳酸锌[Zn2(OH)2CO3],还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氧化物.请写出碳化合成步骤的化学方程式2Zn(NO32+2 Na2CO3+H2O═Zn2(OH)2CO3+4NaNO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冷水中的快--水分子间有间隔
B.用水壶烧水,水开时壶盖被顶开--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C.在生煤火炉时,可点燃木柴来引燃煤--木柴的着火点比煤低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差异--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