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A、B、C、D、E、F、G为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F、D为单质,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无色无味气体,E是红棕色固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如图所示(部分产物未全部列出).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浅绿色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FeSO4
(2)化学反应④属于置换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分析 本题属于推断题,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A、F、D为单质,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无色无味气体,E是红棕色固体,碳和二氧化碳的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因此A是碳,B是二氧化碳,C是一氧化碳,D是氧气,E是氧化铁,F是铁;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因此浅绿色溶液是硫酸亚铁溶液.

解答 解:(1)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因此浅绿色溶液是硫酸亚铁溶液,浅绿色溶液中溶质是硫酸亚铁,故答案为:FeSO4
(2)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故答案为:置换;
(3)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故答案为: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点评 本考点属于物质的推断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图框式推断题;二是文字描述型推断题;本题属于第一种类型.不论哪一种类型,都是通过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物质的组成.此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小明把学到的化学知识用于生活中,进行下列探究.
(1)如图1所示,小明把一只新鲜鸡蛋放入盛水的玻璃杯中,鸡
蛋沉入水底(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若向玻璃杯中逐渐滴加盐酸,鸡蛋壳表面将出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小明同学在家里做了如图2示的小实验.
①图Ⅰ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鸡蛋壳表面有气泡产生,蜡烛火焰熄灭.由此得出有关CO2性质的结论是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大于空气,并依此性质确定CO2的一个主要用途是灭火;
②当蜡烛熄灭后,在玻璃杯口迅速盖-块蘸有石灰水的玻璃片(见图Ⅱ).观察到的现象是玻璃片上的石灰水变浑浊,此现象说明在杯中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写出气体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3)小明把含碳酸钙85%的鸡蛋壳20g和100g的稀盐酸能够恰好完全反应,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某化学课堂上同学们正在进行酸、碱、盐知识的探究,以下是教学片断,请你参与其中丙认真填写空格.

【学生实验】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学生板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CO2+Ca(OH)2═CaC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假设】猜想①: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②: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
(1)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实验现象:A中软塑料瓶变瘪,B中气球膨胀变大(合理说法均可);
(2)小红认为小华的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容器内压强降低,小明同学却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小华的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或溶于水,也能使容器内压强降低.
(3)小宁设计的是通过检验生成物来验证猜想,请你帮她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向B实验后的溶液加入稀盐酸(或氯化钙溶液等)有气泡产生(或有白色沉淀生成等)验证了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反思拓展】可以通过检验反应物减少证明反应发生;可以通过检验生成物证明反应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请按要求从下列物质中A.CO  B.NaHCO3 C.C2H5OH  D.CH4 E.CaO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序号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D;②具有还原性的有毒气体A;
③碘酒的溶剂是C;    ④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B;
⑤可作食品干燥剂的物质是E;
(2)“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生活中常用煮沸方法将硬水软化.
②磷酸二氢铵NH4H2PO4属于复合肥(填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
③生活中可用水灭火,其主要原理是降低温度低于着火点.
④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请从①氮气  ②干冰   ③食盐  ④稀硫酸中,选择符合题意的物质,用序号填空:
(1)可用于厨房调味品的是③;   
(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②;
(3)常用于金属表面除铁锈的是④;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8.某同学为了测定黄铜屑(由锌、铜形成的合金)样品的组成,取样品100g放入烧杯中,把200g稀硫酸平均分成4等份,分4次加入到烧杯中,每次都在充分反应之后测量出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并记录如表:
次数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
烧杯内混合物质量/g149.6199.2249.0299.0
(1)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为32.5g.
(2)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所示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BCD
稀释浓硫酸称量NaOH固体蒸发结晶NaCl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2.为了探究石灰石的纯度(假设样品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称取40g石灰石样品等分为4等份进行实验,所得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编号
稀盐酸的质量/g255080150
剩余固体的质量/g7.5522
(1)石灰石中的纯度是80%.
(2)计算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3.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原子,②表示的是分子.
(2)图2是氧、氯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图中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7.
②图中氧原子中质子数为8反应中易得到(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氧离子的符号为O2-
(3)氧气、氯气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