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
B. | 参加反应的A、B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3 | |
C. | 生成物中C物质与D物质的质量比为11:9 | |
D. | 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
分析 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利用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分析反应生成物,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根据方程式回答有关的问题.
解答 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乙烯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2H4+3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2H2O;
A、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误;
B、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A、B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3,故B正确;
C、由方程式可知,生成物中C物质与D物质的质量比即二氧化碳与水的质量比是:(44×2):(18×2)
=22:9,故C错误;
D、该反应有单质氧气参加反应,氧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常温下,稀释KOH溶液 | |
B. | 将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 | |
C. | 足量粉末状金属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 |
D. | 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氢气是理想的能源 | |
B. | 大量使用煤燃料易形成酸雨,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 |
C. | 造成煤气中毒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 |
D. | 石油、煤、天然气都属化石燃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温度(℃) | 0 | 20 | 40 | 60 |
溶解度(g) | 27.6 | 34.0 | 40.0 | 45.5 |
A. | 20℃时,100g KCl饱和溶液中含34.0g KCl | |
B. | 40℃的KCl溶液的浓度一定大于20℃的KCl饱和溶液的浓度 | |
C. | 将60℃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KCl溶液降温至40℃时,有晶体析出 | |
D. | 任何温度下的KCl饱和溶液都不能再溶解其它物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粒子 | |
B. | 水通直流电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 |
C. |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和数目均未改变 | |
D. | 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溶液 | Na2SO4 | NaHCO3 | Na2CO3 |
pH | pH=7 | pH>7 | pH>7 |
实验步骤 | 现象 | 结论 |
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 | ①产生白色沉淀 | 则该溶液是Na2CO3溶液 |
过滤,向滤渣滴加稀盐酸. | ②产生气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结果编号 | ① | ② |
计算结果 | 14.2% | 7.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