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 ,其中a、b、c 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

B.原子中a与b的数目--定相同

C.原子中b与c的数目相加近似等于相对原子质量

D.原子中a与c的质量近似相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天津市河西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为测定某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杂质不参加反应且部分不溶于水)。取样品20g,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固液混合物115.6g,过滤,滤渣1g,再向滤液中加入水185.4g,最终只得到氯化钠溶液请计算:

(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_____;

(2)最终得到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若用36.5%的浓盐酸配制上述实验所用的稀盐酸,需要浓盐酸的质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新产品磨牙器能有效帮助去除牙齿表面的牙垢,磨牙器磨头采用50%橡胶与50%的金刚砂(主要成分为碳化硅)特制而成。已知碳化硅中碳元素显-4价,硅元素显+4价,则碳化硅的化学式为

A. SiC B. Si2C3 C. Si3C2 D. SiC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同学们最近学习了关于水组成测定的实验,如图所示是通电一段时间后的实验室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玻璃管被部分遮挡)。

(1)通过现象判断A为电源的_____(填“正”或“负”)极。

(2)若I玻璃管内产生了30mL气体,这时Ⅱ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约是_____mL。

(3)写出电解水的反应表达式_____;

(4)在进行实验前,需要在水中加入一些NaOH,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从化学的角度对下列古文、成语等进行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钻木取火”——摩擦做功产生热量,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引发燃烧

B.“点石成金”——化学反应改变了元素种类

C.“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蕴含着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

D.“釜底抽薪”——破坏了燃烧的条件可以灭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练兵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MnO2、CuO外,Fe2O3也可以作KClO3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KClO3
 

580℃
 


 

KClO3、MnO2(质量比1:1)
 

350℃
 


 

KClO3、CuO(质量比l:1)
 

370℃
 


 

KClO3、Fe2O3(质量比1:1)
 

390℃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由实验____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

(反思)

(3)若要证明Fe2O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______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练兵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反应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又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蜡烛燃烧 C.加热高锰酸钾 D.点燃红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练兵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二氧化硫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在101kPa时,-218℃液态氧能变成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防腐

B.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

C.因为石墨能导电,所以常用作电池的电极

D.因为金刚石硬度大,所以可用于切割玻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