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7H14O3N2),它有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减肥等效果。回答问题:
(1)茶氨酸分子中碳、氢、氧、氮的原子个数比为 __________。
(2)茶氨酸中碳元素与氮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3)__________g茶氨酸中含有16g氧元素。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自热米饭”中发热剂的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取发热剂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1)操作 a 的名称为_____。
(2)发热剂中加一定量的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实验现象_____。
(3)滤液中滴加酚酞产生的现象为_____,说明溶液 1 显_____性。
(4)将滤液 1 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持续通入CO2 气体可能会观察到的现象_____;另一份加活性炭后静置20 分钟,过滤,溶液 3 的颜色为_____。该现象说明活性炭具有_____性。
(5)若将久置的发热剂加入一定量的水中,滴加酚酞不变色,说明发热剂中的主要成分已变质为_____(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石墨能做电极,是因为它有导电性
B. 能做燃料,说明
具有可燃性
C. 通入紫色石蕊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
具有酸性
D. 清明上河图至今清晰可见,说明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是仅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其中丁由钙、氧和碳三种元素组成。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甲______、丙______。
(2)实验室制取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写出甲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由甲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饮料标签中的部分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瓶盖时,通常有大量气泡冒出来,原因是_____,微热该汽水也能产生大量气泡,原因是 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2)白砂糖在人体内催化剂作用下可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可以发生如下反应:C6H12O62X+2CO2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小红感冒了,请你给出两种加速感冒冲剂溶解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___________(填化学式)引起的中毒。
(3)长期使用的热水瓶内胆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以用_____除去,因为它们能发生化学反应。衣服上如果沾上油脂可以用______洗去,因为能溶解;也可以用洗涤灵洗去,因为能_______。
(4)家庭厨房使用天然气作燃料,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出现_____(写一种)现象时说明需要调节灶具进风口。
(5)有人说“钢是很纯的铁”,你纠正他为_____,有人向你宣传铜越黄越纯,你该知道纯铜是_____色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5月18日,国土资源部宣布,在我国南海神狐湾试开采可燃冰成功,其开采技术处于世界前列.可燃冰除主要含有甲烷的水合物外,还含有少量二氧化碳气体.
(1)可燃冰在物质分类上属于____________.
(2)写出可燃冰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甲烷的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燃冰与传统化石燃料相比,有哪些优点(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设计 | ||||
实验目的 | 探究二氧化锰能否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 探究石蜡燃烧后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 |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是仅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其中丁由钙、氧和碳三种元素组成。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甲______、丙______。
(2)实验室制取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写出甲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由甲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