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符号↑:表示在生成物中有气体产生 B. 配平时可以改动化学式右下角表示的小数字
C. 符号△:表示点燃 D. 化学方程式中的等号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分子数相等
A 【解析】 A、符号↑:表示在生成物中有气体产生,说法正确;B、配平时,需要在化学式前面添加适当的系数,决不能改动化学式,说法错误;C、“△”表示加热,说法错误;D、“═”表示生成,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之间有可能相等,也有可能不相等,说法错误。故选A。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现象与解释不相符的是( )
实验 | 现象 | 解释原因 | |
A | 红磷燃烧 | 产生大量白烟 | 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 |
B | 酒精与水混合 | 总体积变小 | 分子之间有空隙 |
C | 硝酸铵溶于水 | 溶液温度降低 |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 |
D | 鸡蛋清溶液中加乙酸铅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蛋白质的溶解性变小 |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 A、白磷燃烧后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故解释符合,故正确; B、分子之间有间隙,故将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故正确; C、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故温度降低,故正确; D、鸡蛋清溶液中加乙酸铅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铅离子是重金属离子,能使鸡蛋清中的蛋白质变性而沉淀下来,故错误。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同步测试 题型:填空题
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________
A.氧气B.氮气C.甲烷 D.________
C一氧化碳 【解析】 A、氧气不是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B、氮气不是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C、甲烷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正确。故选C。D、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运用 同步测试 题型:简答题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一瓶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硫酸钠固体样品,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根据以下信息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1)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g。
(2)样品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11.6571%6.25% 【解析】 试题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氯化钠,根据沉淀硫酸钡的质量可以计算硫酸钠的质量和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和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0.00g+87.00g+54.65g﹣140.00g=11.65g, (2)设硫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BaCl2...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运用 同步测试 题型:单选题
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产二氧化碳质量相同的一组是( )
A. MgCO3和NaHCO3 B. CaCO3和Na2CO3 C. CaCO3和MgCO3 D. Na2CO3和NaHCO3
A 【解析】 试题根据碳酸盐与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要产生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碳,那么两者的相对分子质量要相等,A、MgCO3和NaHCO3的相对分子质量都为84,正确,B、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N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不相等,故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也不相等,错误,C、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Mg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不相等,故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也不相等...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同步测试 题型:填空题
下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该反应中共涉及到________种元素________ 种分子,其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 4 H2 【解析】 由微观图,反应前两分子构成不同,为两种物质的分子;反应后的四个分子中,其中三个分子都是由2个相同的原子构成的同种单质的分子,另一个分子为2个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根据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分子,判断该反应中共涉及四种分子;根据不同球代表不同种原子,四种分子中共含三种原子,由同种原子总称为元素,则该反应共涉及三种元素;根据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判断生...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同步测试 题型:单选题
原子序数为94的钚(Pu)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 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中子数为145 B. 核外电子数为94 C. 质子数为94 D. 核电荷数为239
D 【解析】 试题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以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判断. 【解析】 A、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钚的原子序数为94,则其质子数为94,又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其中子数为239﹣94=145,故A正确; B、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钚的原子序数为94,则其核外电子数...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基础实验1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 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C. 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 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B 【解析】 A. 观察图示可知,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高锰酸钾,故错误; B.因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得氧气较多的是氯酸钾,所以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较好,故制取; C.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与生成氧气的多少无关,故错误; D.通过观察图示可知,氯酸钾用时较长,故错误; 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枣庄市2018年中考化学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①环境保护;②能源开发利用;③新材料研制;④生命过程探索等领域中,与化学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是
A. 只有①②③ B. 只有②③④ C. 只有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D 【解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也就是说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一门科学,研究物质的性质,如何制取该物质,怎样使其服务于社会,如何做才能不污染环境,保护好我们的环境,由于我们现在使用的化石燃料污染环境很严重,所以化学在研究开发一些新能源,制取一些新材料。生命过程探索也是离不开我们化学研制出的物质。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