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已知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操作为:
① 从b端通入氮气
② 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③ 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
④ 将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其中实验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④①③①② D. ④③①②③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枣庄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现有下列仪器可供选择,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可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且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
(2)用于量取液体药品但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的玻璃仪器是_____。
(3)用于收集或贮存气体的玻璃仪器是_____ 。
(4)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药品的仪器是_____ 。
(5)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若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按如图放置,其中正确的一项是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①写出符合要求的物质化学式: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空气中大量存在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的一种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共享单车轮胎材料含甲苯二异氰酸酯,化学式为C9H6N2O2,它有____________________种元 素组成,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87g 甲苯二异氰酸酯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mol,,lmol 甲苯二异氰酸酯分子约含____________________ 个氧原子。
③碳酸饮料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洪涝地区的灾民将河水转化为可饮用水,以下处理顺序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化学沉降(用明矾) ②消毒杀菌 ③自然沉降 ④加热煮沸
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④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玉米榨汁 B. 葡萄酿酒 C. 蔗糖溶解 D. 汽油挥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孝感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
(2)用A与D相连可制取的一种气体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小明将B与C相连,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操作有:a.停止加热 b.固定试管 c.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d.装药品和放棉花 e.加热,收集氧气。上述过程中缺少的一步操作是_____,将该操作编号为f,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
(4)查阅资料:相同条件下,氨气(NH3)的密度比空气小,且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可制取氨气。根据所查资料,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实验装置是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孝感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气体所用物质和装置均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分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能源利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_____、石油和天然气等。
(2)CO2经“捕捉”可用于生产甲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1: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针对下列几个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①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
②实验一:A,B同时加热片刻后,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 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
③实验二:先燃烧的物质是_____;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_____。
④实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密闭集气瓶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其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填序号)。
A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B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约为8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淮南市西部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了解到木屑的主要成分是含碳元素的物质,易燃,为了进一步了解的组成,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提出问题]木屑由哪些元素组成?
[做出猜想]木屑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设计实验]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浓硫酸可吸水,碱石灰吸收CO2和H2O)
(1) 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观察到_____;说明木屑中含有碳元素。
(3)实验观察到硬质玻璃管内壁有水珠出现,小组的同学们认为木屑中含有氢元素,有同学认为该结论不正确,请说明原因:_____;
[拓展实验]彤彤认为对兴趣小组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就可以检验木屑中是否含有氢元素,她的改进方案是_____。将实验装置改进后进行实验,观察到_____;说明木屑中含有氢元素。
[分析计算]若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取木屑的质量为14.1g,其完全燃烧后测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3g,生成水的质量为9.9g,通过计算可以确定木屑中_____(填“含有”或“不含”)氧元素。如果含有氧元素,那么木屑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是_____, 主要成分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