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如图1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点P表示在t1℃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
(2)要使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变为饱和的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①增加溶质②升高温度③恒温蒸发溶剂;这三种措施中会使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加的是①③;(填序号)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4)小明同学用A物质进行图2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B、C、D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B.
②如果将图2中的溶液D降温到t1℃析出A物质(不含结晶水)30g.

分析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点P表示:在t1℃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要使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变为饱和的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①增加溶质②升高温度③恒温蒸发溶剂;这三种措施中会使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加的是:①增加溶质,③恒温蒸发溶剂;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因为降温到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C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不变,还是最小.图2实验中,实验过程中,B、C、D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B,如果将图2中的溶液D降温到t1℃析出A物质30g.

解答 解:(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点P表示:在t1℃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故答案为:在t1℃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
(2)要使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变为饱和的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①增加溶质②升高温度③恒温蒸发溶剂;这三种措施中会使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加的是:①增加溶质,③恒温蒸发溶剂;故答案为:①③;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因为降温到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C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不变,还是最小;故答案为:B>A>C;
(4)图2实验中,实验过程中,B、C、D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B,如果将图2中的溶液D降温到t1℃析出A物质30g;故答案为:B;30;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生理盐水B.消毒酒精C.液氧D.食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用适当的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硫离子S2-
2个镁原子2Mg;
3个二氧化硫分子3SO2
自然界最硬的物质C; 
硫酸钠中的阴离子是SO42-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H2O;
1个铵根离子NH4+
氧化铁中铁元素化合价为+3价$\stackrel{+3}{Fe}$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将一定量的A、B、C、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各物质量数据如下:
物质ABCD
反应前的质量(g)6.43.24.02.5
反应后的质量(g)3.8待测7.22.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上表中的“待测”数据的数值为2.6
B.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
C.C物质是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A、B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9: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2.如表是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020406080100
溶解度(g)13.331.663.9110169246
(1)20℃时,在装有5g KNO3晶体的试管中,加入10g水并充分振荡,此时所得溶液为饱和(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将该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使试管内溶液温度升至40℃,此时试管内的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2:1.
(3)20℃时,不能(填“能”或“不能”)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1.6%的KNO3溶液.
(4)60℃时,100gKNO3饱和溶液,恒温蒸发10g水后,可析出KNO3的质量为1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将25g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中(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共用去稀盐酸100g.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16.2g.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 g.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结果保留至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某兴趣小组同学将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1)写出上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2)为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王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实验,验证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现象为:A中试管内液面上升;B中气球胀大.

①王强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氢氧化钠溶液与CO2发生反应,使容器内气压降低.
②李莉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CO2能溶于水,也能使容器内气压降低.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比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
③杨红通过检验生成物:向B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现象,从而也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④你认为两实验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是A(填代号),理由是氢氧化钠有腐蚀性,易伤到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有些城市路段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有③(填写序号,)
(2)各组成材料中属于单质的是Cu、N2(填化学式,多选)
(3)使用太阳能路灯的优点是节约能源,同时减少环境污染(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物质鉴别B.生活常识
硫酸钾和硫酸铵--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灼烧、闻气味
人体缺铁--引起缺铁性贫血
防煤气中毒--室内放一盆水
C.安全知识D.物质与微粒构成
电器着火--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居室装修--常开窗通风,防止甲醛中毒
水--由水分子构成
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