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收到一瓶氧气但发现收到的氧气中含有一些空气,不可能的原因是
A. 导管口一有气泡就开始收集 B. 集气瓶开始注水时留有气泡
C. 集气瓶移出水面后才盖上玻璃片 D. 药品太少或发生装置漏气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用下列反应的编号填空:
A.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 B.甲烷+氧气
二氧化碳+水
C.过氧化氢水+氧气 D.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1)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既不是化合反应,又不是分解反应,但属于是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小明发现一种淡黄色的粉末可以用于杀菌、消毒和漂白,于是想探究该固体的成份。
(提出问题)该淡黄色固体的化学成份是什么?
(查阅资料)
(1)硫单质是一种淡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点燃硫单质,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 味的气体。
(2)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水反应,生成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
(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一:取少量该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2mL水,振荡并观察现象。
方案二:在燃烧匙里放少量该固体,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比较以上两方案,你认为的最佳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并得出结论) 小明向盛有少量该固体的试管中加入2mL水,立刻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并且验证出该反应同时生成了氢氧化钠(NaOH),确定该淡黄色粉末为过氧化钠(Na2O2)。 小明还想对生成的气体成分进行判断,他提出了以下三种假设:
A.气体是CO2 B.该气体是O2 C.该气体是H2
①同学们首先一致认为上述假设中的_________(填“A”或“B”或“C”)肯定不合理, 理由是_________;
②通过查阅资料,同学们又得知:在化学反应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就必然有元素化合价降低,于是通过小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气体应该是上述假设中的B成立;
③同学们用如图装置(装罝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检验,验证了②中假设的合理性:
他们的方法是:打开活塞使水流入试管,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操作、现象)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④小佳同学待试管内固体完全溶解且不再有气泡产生后,往试管内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立即产生大量气泡,由此可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请写出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小王同学用如图装置,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测量气体体积读数时,必须待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时才能进行,因此应选用图2装置中的______(填装置的序号),理由 是_______
(交流与讨论)
(1)继续查阅资料得知,过氧化钠也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氧气,与我们学过的制氧气方 法相比,我们常选用过氧化钠作为呼吸面具和潜水艇的供氧剂,其理由是:_____(谈两点)。
(2)发生火灾的现场有过氧化钠,在灭火时,可以选择的灭火材料是_____, A.二氧化碳 B.水 C.沙子
(3)下列关于Na2O2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
b.Na2O2必须密封保存
c.Na2O2可以用来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氧化镁
C.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变化中,后者一定包括前者的是
A.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B. 分解反应、化学反应
C. 氧化反应、化合反应 D. 缓慢氧化、物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其中R指的是
A. 氮气 B. 氧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同学们都点过生日蜡烛,蜡烛点燃后,发出明亮的火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的系列实验。
(1)如图A所示,点燃一支蜡烛,看到的主要现象有______(填字母序号)。
a.发出黄色火焰 b.熔化的蜡烛顺着蜡烛流下 c.发光、放热
d.产生淡淡的黑烟 e.火焰分层
(2)将一根木条迅速插入蜡烛火焰中,片刻后取出,观察到木条表面出现了如图B所示的圆弧状黑斑,说明蜡烛火焰的_______温度最高。
(3)如图D所示,将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壁有_______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中含有________。
(4)如图E所示,在火焰正上方罩一个漏斗,用一根燃着的火柴接近漏斗截口处,观察到火柴_________,将产生的气体导出并通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____________。
(5)根据以上实验及现象判断,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有一次上课时,小明觉得很闷、呼吸不畅。他想“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的缘故,应该用石灰水来检验一下”。就“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的缘故”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猜想假设 B. 收集证据 C. 归纳总结 D. 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三校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下列关于“碳海绵”说法错误的是( )
A. 具有吸附性,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B. 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C. 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
D.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