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 乙 | y轴含义 | |
A | 密闭容器中的 空气 | 木炭 | 反应过程中容器内的压强 |
B | 铜锌合金粉末 | 硫酸铜 溶液 | 溶液质量 |
C | 密闭容器中的 CO2 | 氢氧化钠溶液 | 气体质量 |
D | 硫酸钡和碳酸钡 | 稀盐酸 | 固体的质量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A、根据木炭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装置内的压强基本不变进行分析;
B、根据锌和硫酸铜反应会生成硫酸锌和铜进行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钠和水进行分析;
D、根据碳酸钡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钡不会溶于盐酸进行分析.
解答 解:A、木炭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装置内的压强基本不变,所以反应过程中容器内的压强基本不变,故A错误;
B、每65份质量的锌和160份质量的硫酸铜反应会生成161份质量的硫酸锌和64份质量的铜,所以溶液质量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故B错误;
C、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钠和水,装置内的气体会减小到零,故C错误;
D、碳酸钡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钡不会溶于盐酸,所以固体质量逐渐减小,然后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图象的分析辨别能力,需要首先分析题中的反应原理,然后结合具体的图象进行分析解答.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8H7O3 | |
B. | 该有机物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8:8:3 | |
C. | 与分子模型相比,化学式不能表示分子中原子的排列方式,因此,分子模型比化学式更有推广价值 | |
D. | 该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4个 | B. | 3个 | C. | 2个 | D. | 1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酸雨的形成 CO2+H2O═H2CO3 化合反应 | |
B. | 干粉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分解反应 | |
C. | 用稀硫酸洗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铜Cu+H2SO4═CuSO4+H2↑ 置换反应 | |
D. | 误服用氯化钡后用硫酸镁解毒BaCl2+MgSO4═MgCl2+BaSO4↓复分解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一:探究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 | (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 (2)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里更剧烈,说明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氧气的浓度. | |
实验二:验证Fe>Cu>Ag金属活动性顺序 | (3)试管中A、B溶液的溶质为Fe(NO3)2、AgNO3(填化学式);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AgNO3→Cu(NO3)2+2Ag. | |
实验三: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 (4)振荡静置:B中固体易溶,A中几乎不溶.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的种类 有关; (5)A与C比较,控制的变量有温度、等体积的水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