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C.气体比固体易压缩--气态时分子间有间隔,固态时没有
D.电解水时,产生氧气和氢气--水中含有氧分子和氢分子

分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B、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分子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C、气体比固体易压缩是因为气体间分子间隔比固体的分子间隔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D、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水中不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某外控型食品保鲜剂以淀粉、二氧化硅为载体,吸附酒精制作而成.保鲜原理是酒精缓慢挥发,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体保护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起保鲜作用的物质是酒精
B.酒精挥发时酒精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C.酒精挥发时酒精分子变大
D.酒精挥发时酒精分子运动速率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氯的相关信息和镁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
B.镁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
D.镁与氯元素的原子可按1:2形成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过滤
C.
量液体的体积
D.
称物质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生产工艺词汇的本意必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织造B.塑造C.酿造D.铸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污水各含有下列离子H+、Cu2+、K+、NO3-、OH-中的三种离子(两厂只含有一种相同的离子).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会变成无色澄清的中性溶液.下列关于污水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Cu2+和OH-不可能来自同一工厂B.Cu2+和  K+可能来自同一工厂
C.H+和OH-不可能来自同一工厂D.NO3-和OH- 可能来自同一工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物质的溶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增大的是(  )
A.浓盐酸B.氯化钾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浓氨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推理和归纳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正确是(  )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KClO3是氧化物
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的生成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CO和CO2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D.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工厂生产过程中物质的转化如图所示:

(1)在氧化铜加入过量稀硫酸后的现象是固体消失,溶液变为蓝色,气体C是一种可燃性气体,点燃C前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验纯.
(2)先要在装置中通入一会儿CO才能给固体加热的原因是防止发生爆炸或排空装置内的空气,加热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CuO$\frac{\underline{\;\;△\;\;}}{\;}$Cu+CO2
(3)溶液D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FeSO4(填化学式),最后经过过滤将固体纯净物E分离出来.过滤时发现过滤速度比正常过滤慢,可能的原因是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或者滤纸和漏斗之间有气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