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有两瓶溶液的标签损坏了,老师告诉同学们这两瓶溶液是l0%的氢氧化钠溶液、10%的碳酸钠溶液、5%的稀盐酸、5%的氯化钠溶液中的两种.这激发了同学们的探究兴趣,他们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实验一:探究两瓶溶液的酸碱性.分别取少量两种溶液于试管中,编号为A、B溶液,分别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A溶液变红,B溶液无明显变化.由此得出A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或碳酸钠溶液,理由是________液的pH________(填“<”“=”或“>“)B溶液的pH.
实验二:探究两瓶溶液的成分
同学们通过实验确定了这两瓶溶液的成分,请你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A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 | A是10%的碳酸钠溶液 | |
B是5%的稀盐酸 |
完成实验后同学们重新将这两瓶溶液贴上标签,图为A溶液的标签,请你帮他们写好标签.
分析:实验一:根据酚酞的变色规律,由A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可判断A溶液中碱性,利用四种溶液的酸碱性,可推断出A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或碳酸钠溶液;由于B溶液不能使酚酞变色,可判断溶液B呈中性或酸性,根据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可判断溶液A的pH>B溶液的pH;
实验二:根据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反应规律,可判断向溶液A中滴虽盐酸会观察到气泡放出;根据盐酸的化学性质,可采取向B溶液滴加紫色石蕊、加入活动金属等方法,检验溶液B为稀盐酸;
根据试剂瓶上标签的要求,正确写出试剂的名称及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完成标签的填写.
解答:实验一:向A溶液滴入酚酞时,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溶液A呈碱性,而所列的四种溶液中呈碱性的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两种溶液,因此可判断A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或碳酸钠溶液;B溶液不能使酚酞变红,说明该溶液呈中性或酸性,碱性溶液的pH>7而酸性溶液pH<7、中性溶液pH=7,因此可判断呈碱性的A溶液的pH>B溶液的pH;
实验二:取少量A溶液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的现象,可判断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欲检验B溶液为稀盐酸,利用盐酸能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可与活泼金属放出氢气、可与碳酸盐放出二氧化碳等,可采取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观察到溶液变红等方法检验B溶液为稀盐酸;
A溶液为10%的碳酸钠溶液,因此,标签上应写出溶液名称“碳酸钠溶液”及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等信息;
故答案为:
实验一: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显碱性;>;
实验二:
有气泡产生 | |
取少量B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或加入Mg、Al、Zn、Fe等金属,或加入Na2CO3、CaCO3等,或测pH,或加入CuO,或加入Cu(OH)2](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 溶液变红色(或有气泡产生)(或有气泡产生(或pH<7)(或固体溶解,溶液变为蓝色)(或固体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
(标签中只要能体现出溶质和溶质质量分数即可得分)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了溶液酸碱性及盐酸的性质,应熟悉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及反应的现象,能利用现象来确定物质.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花的名称 | 稀盐酸 | 水 | 氢氧化钠溶液 |
红梅花 | 红色 | 无色 | 草绿 |
桃花 | 粉红色 | 无色 | 黄色 |
黄菊花 | 浅黄 | 浅黄 | 浅黄 |
操作方法 |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 分析及结论 |
自制的酸碱指示剂变成粉红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化学教研室 题型:0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花的名称 | 稀盐酸 | 水 | 氢氧化钠溶液 |
红梅花 | 红色 | 无色 | 草绿 |
桃花 | 粉红色 | 无色 | 黄色 |
黄菊花 | 浅黄 | 浅黄 | 浅黄 |
操作方法 |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 分析及结论 |
自制的酸碱指示剂变成粉红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花的名称 | 稀盐酸 | 水 | 氢氧化钠溶液 |
红梅花 | 红色 | 无色 | 草绿 |
桃花 | 粉红色 | 无色 | 黄色 |
黄菊花 | 浅黄 | 浅黄 | 浅黄 |
操作方法 |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 分析及结论 |
自制的酸碱指示剂变成粉红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8-2009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花的名称 | 稀盐酸 | 水 | 氢氧化钠溶液 |
红梅花 | 红色 | 无色 | 草绿 |
桃花 | 粉红色 | 无色 | 黄色 |
黄菊花 | 浅黄 | 浅黄 | 浅黄 |
操作方法 |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 分析及结论 |
自制的酸碱指示剂变成粉红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