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工业上炼铁炼钢和轧制钢材的主要流程如图.

已知生铁的含量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
(1)反应:①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②Fe2O3+3C$\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属于置换反应的是②,用于高炉炼铁的原理是①(填序号)
(2)炼铁的固体原料需经过粉碎,其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3)热空气和高炉气体的主要成分有一种相同,这种气体的化学式是N2.炉渣中含有硅酸钙(CaSiO3),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4.
(4)炼钢炉中,通入纯氧的目的是使生铁中碳充分反应,降低碳的含量.将钢锭轧成钢板,体现了金属的延展性.
(5)钢铁制品可能会生锈,写出用稀硫酸除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3H2SO4═Fe2(SO43+3H2O.

分析 (1)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根据工业炼铁的原理来分析解答;
(2)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3)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以及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4)根据钢铁的冶炼过程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5)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

解答 解:(1)反应②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高炉炼铁的原理是在高温的条件下,用一氧化碳做还原剂,将铁从其氧化物中还原出来;故填:②;①;
(2)炼铁的固体原料需经过粉碎,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故填: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3)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热空气中的氮气没有参与反应,所以排放出的高炉气体中也含有氮气;钙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3=0,则x=+4价;故填:N2;+4;
(4)炼钢炉中通入氧气可以使生铁中的碳充分反应,降低含碳量,将钢锭轧成钢板,体现了金属的延展性;故填:使生铁中碳充分反应,降低碳的含量;延展;
(5)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故填:Fe2O3+3H2SO4═Fe2(SO43+3H2O.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炼铁、炼钢的原理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化学与环境保护
“两会”提出:今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 以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行空气质量日报中,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A(填序号);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氮氧化物   D.可吸入颗粒物
(2)近年来,空气中CO2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3)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两个研究方向:一是增强对CO2的吸收,别一个是减少排放.“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二氧化碳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
①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B(填序号);
A.为了节约用纸,两面使用草稿纸
B.为了“QQ”能够升级,长期把“QQ”挂在线上
C.开发新能源,逐渐取缔直接利用化石燃料的历史
D.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
②大气中的CO2是不是越少越好?原因是:不是,二氧化碳过少会导致地球气温降低或影响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4)最近有科学家提出一种收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构想:把空气吹入吸收池的碳酸钾溶液中,然后再把CO2从生成物中提取出来,再经过化学反应转化为有机物有效实施碳循环.其技术流程如图1:

①上述流程中吸收池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为:K2CO3+H2O+CO2=2KHCO3.则分解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HCO3$\frac{\underline{\;高温\;}}{\;}$K2CO3+H2O+CO2↑,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K2CO3
②在合成塔中,若气体X是H2,在一定压强、一定温度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H2+CO2$\frac{\underline{\;\;\;\;\;\;\;\;\;\;\;\;\;催化剂\;\;\;\;\;\;\;\;\;\;\;\;\;}}{一定压强、一定温度}$CH3OH+H2O.
(5)研制和开发不含碳并可工业生产的清洁能源,一直是科学家不懈追求的目标,目前液氨被人们被为一种潜在的清洁燃料.在实验室中为探究氨气的性质,常用碱石灰和硫酸铵两种固体混合加热的方法制取氨气.通常情况下,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氨气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是氮气和水,
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3+3O2$\frac{\underline{\;点燃\;}}{\;}$2N2+6H2O.
②若用图2装置收集氨气,则应将d(填“c”或”d”)与发生装置相连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过氧化钠(Na2O2)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故可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潜水艇遇到紧急情况时,也使用过氧化钠来供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从该反应获取的以下信息,正确的是(  )
①过氧化钠属于氧化物
②实验室可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纯净的氧气
③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④反应前后部分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A.①③④B.①③C.①④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物质能发生燃烧的是(  )
A.棉花B.黄金C.食盐D.大理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量,能达到实验目的物质组合是(  )
A.锌和稀硫酸B.碳酸钠和稀盐酸C.铁和硫酸铜溶液D.氯化钠和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某纯净物3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纯净物中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
B.该反应中O2和CO2的质量比为14:11
C.该反应中O2和H2O的分子数之比为7:6
D.该纯净物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关系密切.
(1)钢铁是应用最普遍的金属材料,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等物质共同作用而生锈,给人们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黄金能压制成金箔,主要是利用了黄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3)某化学兴趣小组研究金属的化学性质,产生的废液中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取一定量的废液,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银、铜和铁.
②硝酸铜溶液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NO32=Cu+Fe(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C
A.棉花      B.蚕丝    C.聚乙烯塑料  D.钢制单杠
(2)清洗、干燥后的黄铜渣中含Zn14%、ZnO31%、Cu50%、CuO5%.处理黄铜渣可制得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ZnO+H2SO4═ZnSO4+H2O;CuO+H2SO4═CuSO4+H2O
①Ⅱ中发生了两个化学反应,请写出其中任意一个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
②Ⅰ、Ⅱ中的操作均含有过滤(填操作名称).
③操作Ⅰ所得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纳米氧化铝在陶瓷材料、电子工业、生物医药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可通过硫酸铝铵晶体热分解得到.
加热
【查阅资料】硫酸铝铵晶体的化学式为Al2(NH42(SO44•24H2O,相对分子质量为906,Al2(NH42(SO44•24H2O═Al2O3+2NH3↑+4SO3↑+25H2O,硫酸铝铵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H2O2能将Fe2+氧化为Fe3+;含Fe3+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
(1)制备硫酸铝铵晶体的实验流程如下:

①上述流程中“过滤”所得滤渣是Fe(OH)3(写化学式),检验过滤后杂质是否除尽的实验方法是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与试管中,滴入KSCN溶液,如果溶液不变色,说明杂质已经除尽,如果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杂质没有除尽.
②反应 I中的反应方程式为:2Al(OH)3+3H2SO4═Al2(SO43+6H2O.
③上述流程中,“分离”所包含的操作依次为:加热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2)取4.53g 硫酸铝铵晶体加热分解,最终剩余 Al2O3固体的质量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