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序号 | 物质 | 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NaOH 溶液 | Na2CO3 | 加入适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
B | KCl 固体 | MnO2 |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C | CaCl2 溶液 | 稀盐酸 | 加入过量碳酸钙粉末,过滤 |
D | KC1 溶液 | K2SO4 | 加入适量 Ba(NO3)2 溶液,过滤 |
A. A B. B C. C D. D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部分学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离子能在pH=13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K+、SO42-、NH4+ B. K+、Cu2+、NO3-
C. Cl-、Na+、CO32- D. Ca2+、CO3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茂名市九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化学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
(1)下列材质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合金 B.塑料 C.合成纤维 D.合成橡胶 E.钢筋混凝土
(2)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填字母序号)。
A.KNO3 B.CO(NH2)2 C.Ca3(PO4)2 D.K2SO4
(3)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的时候,应多食鸡蛋、牛奶等食物,因为它们都富含的营养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茂名市九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干冰升华
B. 镁条放置于空气中,表面有一层灰白色的膜
C. 活性炭吸附毒气
D. 石油蒸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化学。
(1)为了预防侏儒症,儿童可以适当补充_____元素。
(2)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_____。
(3)在车船的表面喷涂油漆,防止铁生锈的原理是_____。
(4)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可以涂上厨房中的_____来止痒。
(5)高铁的机身采用铝合金材料,下列不属于该合金性质的是_____(填字母)。
A 硬度大 B 耐腐蚀 C 密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硝酸铵固体属于复合肥,溶于水后温度降低
B. 蒸发结晶时,溶液完全蒸干后,熄灭酒精灯
C. 用洗洁精将油污乳化后形成溶液
D. 石油分馏可以得到煤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毕业学年调研测试(二)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是养鱼池场景。试回答:
(1)鱼池消毒,可用硫酸铜,硫酸铜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鱼池将水喷向空中,是为了增加______溶解量;
(3)制造喷水管,有下列管材,你选择的是__________;
A 铁管 B 铜管 C 硬质塑料管
(4)养鱼专业户经常向水中加入过氧化钙(化学式为:CaO2),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价,在鱼池中,CaO2与水反应生成氧气,且鱼池的水呈碱性,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摸底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纯碱、烧碱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可间接证明二氧化碳与烧碱溶液发生了反应:将A与B连接,打开止水夹,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挤入烧瓶,此时的实验现象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向100mL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中通入了一定量CO2,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A,在一定条件下使溶液A中的溶质结晶析出,得到少量的白色固体。试设计实验确认该白色固体的成分。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该白色固体为NaOH和Na2CO3;
假设2:该白色固体为只有Na2CO3;
假设3:该白色固体为_____
假设4:该白色固体为只有NaHCO3;
②基于假设1,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证明固体的成分是NaOH和Na2CO3。已知BaCl2溶液呈中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预期现象和结论(下列表格中的步骤可以不填满)。限选实验试剂及仪器:蒸馏水、HCl溶液、BaCl2溶液、Ba(OH)2溶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试管、胶头滴管、过滤装置。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步骤1:_____ | _____ |
步骤2:_____ | _____ |
步骤3:_____ | 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