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点燃塑料绳的过程只发生了化学变化;
②镁能燃烧生成氧化镁是镁的一种化学性质;
③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④能溶糖入水里不见了可水却变甜了,说明糖发生了化学变化;
⑤酒精是一种易挥发的物质;
⑥晒干的咸菜表面出现了食盐的固体颗粒,这一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⑦碱式碳酸铜是一种绿色粉末,反映了它的一种物理性质;
⑧将胆矾研成粉末,这一过程是物理变化.
A.①②③⑤⑦B.②③⑤⑦⑧C.④⑤⑥D.⑤⑥⑦⑧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①点燃塑料绳的过程只发生了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伴随着物理变化,故错误;
②镁能燃烧生成氧化镁是镁的一种化学性质,故正确;
③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故正确;
④能溶糖入水里不见了可水却变甜了,发生物理变化,故错误;
⑤酒精是一种易挥发的物质,故正确;
⑥晒干的咸菜表面出现了食盐的固体颗粒,这一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⑦碱式碳酸铜是一种绿色粉末,反映了它的一种物理性质,故正确;
⑧将胆矾研成粉末,这一过程是物理变化,故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7.图中A、B、C、D、E、F分别是酸、碱、盐中的一种.其中一种物质为Na2CO3,A为可溶性银盐,B与C混合生成红褐色沉淀,A与B、A与E、E与F混合均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D与F混合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图中“-”表示两物质间发生反应,部分反应、反应物及反应条件未列出,图中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
B:氯化铁FeCl3D:碳酸钠Na2CO3E:氯化钡BaCl2F:硫酸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点燃或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有热量放出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反应
C.吸收热量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反应
D.化学反应一定发生了热量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若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下列物质可用于涂抹以减轻疼痛的是C;(填字母)  A.食醋    B.食盐水   C.肥皂水  D.氢氧化钠溶液
(2)常用燃料完全燃烧可以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和提供充足的氧气都有利于燃料的完全燃烧.
(3)公共场所常用“84消毒液”(NaClO溶液)进行环境杀菌.Na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是+1.
(4)吸烟有害健康.在公共场所,非吸烟者会因少数吸烟者吸烟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
(5)漂白粉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X+H2O=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化学中常见的“三”B.生活常识
①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②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③三大合成材料:塑料、羊毛、合成橡胶
①防铁制品生锈的方法之一:在铁制品表面刷油漆
②把木材劈开后燃烧:降低木材的着火点
③区分厨房中食醋和料酒:闻气味
C.饮食与健康D.基本操作
①在果汁中加“塑化剂”使其口感更好
②在煮好的鸡汤中加适量的加碘食盐
③在肉制品中加入过量的亚硝酸钠防腐
①过滤的操作要领:一贴、二低、三靠
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③粗盐的提纯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实验室里有下列仪器:

(1)仪器⑧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仪器是①②⑤⑧(或①②④⑥⑧等)(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是一种浅黄色固体粉末,可用作呼吸面具里的供氧剂.主要原理是利用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放出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某同学利用该反应原理制取氧气,设计如下图甲实验装置:

(1)装置①中可选用稀盐酸和石灰石来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
(2)为除去未反应的二氧化碳气体,装置③中可盛装的试剂为氢氧化钠溶液.
(3)装置④用于收集反应产生的O2,可选用上图乙A或C(选填字母)收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证明集气瓶已收集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若用盛满水的E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b(填“a”或“b”)处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铝元素Al;(2)2个氟原子2F.
(3)标出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stackrel{+4}{S}$O2;(4)镁的氧化物Mg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