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

(1)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锌、碘、硒、氟等虽然含量少,但对健康至关重要.如图1提供了几种微量元素相关信息,由此可知:上述微量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两种;锌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0;硒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到两个电子,形成阴离子(填“阳离子”或“阴离子”);缺碘可能造成的疾病甲状腺肿大.
(2)如图2,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C.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位于同一周期.

分析 (1)根据元素的名称可以判断出元素的种类,其中金属元素指的是带有“金”字偏旁的元素,可据此解答;根据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来完成解答;根据离子的形成过程来完成解答.
(2)元素周期表中,横行表示周期,纵行表示族,位于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位于同一族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在同一周期里,越往右原子序数越大.

解答 解:(1)上述三种元素中为金属元素的有:铁元素和锌元素;从图中可以知道锌原子为30号元素,所以根据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可以知道锌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0;硒原子得到电子使质子数小于电子数,而电子带负电,所以使硒原子带上了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形成阴离子.缺碘可能造成的甲状腺肿大.
故填:两;30;阴离子;甲状腺肿大.
(2)A、元素周期表中,横行表示周期,Y和Z在同一横行,所以位于同一周期里,且Z在Y的右侧,越往右原子序数越大,故A正确;
B、原子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由于X与Y属于不同的元素,所以原子序数不同,故核外电子数也不同,故B错误;
C、Y和Z在同一横行,所以位于同一周期,故C正确;
故答案为:A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明(1)、(3)基本反应的类型.
(1)红磷在氧气中燃烧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化合反应)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分解反应)
(4)电解水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物品都是由它们制作成的.
(1)一般来说,化学性质越活泼的金属冶炼越困难,人类使用金属已经有数千年历史了.按人类开始使用这三种金属的先后排序为Cu、Fe、Al.
(2)在空气中铝制品(填“铝”或“铁”)更耐腐蚀.原因是4Al+3O2=2Al2O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学习金属知识必须掌握的内容,某同学为了通过一种金属与另一种金属的盐溶液反应的方案来验证铝、铁、铜的活动性顺序,他选择了打磨过的铁丝,你认为他还需要的另外两种溶液是Al2(SO43、CuSO4溶液.请根据选定的试剂写出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Fe+CuSO4=Cu+Fe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没有明显现象,老师们在课堂上欲带领同学们设计实验证明它们之间发生了化学应.(1)请写出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H2SO4=Na2SO4+2H2O.
(2)李海提出可以通过测量在稀硫酸溶液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得出结论,请描述测量溶液pH的方法用玻璃棒沾取待测溶液,涂在pH试纸上,观察变色情况,并于比色卡对照确定pH.
(3)化学反应过程中通常伴随有能量变化,查阅资料发现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刘梅同学提出可以利用在氢氧化钠固体中稀硫酸,测量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达到实验的目的.这一方案立即被同学认为不完善,你认为方案不完善的原因是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给实验带来干扰.大家一起讨论了实验改进方案,大家都认为该实验要得到科学的结论需要控制相等的量是反应前酸、碱溶液温度相同,随后大家根据科学的方案重新进行了实验,实验中温度随滴加稀硫酸溶液体积变化情况记录如下表:
稀硫酸溶液体积(mL)0245678910
温度 (℃)2020.52424.825.224.323.62120
分析以上数据,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稀硫酸溶液的体积是6ml;一段时间后,温度降低的原因是硫酸过量,由于热传递,导致温度降低.
(如果你能正确回答下列问题,你将得到4分奖励,但本卷总分不超过60分)
(4)请设计出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方法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再逐滴加入稀硫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方法二: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然后加入硫酸铜,没有蓝色沉淀生成,说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人身安全的保障.请回答:
(1)点燃氢气等可燃性的气体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2)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3)实验室使用烧杯、锥形瓶加热物质时,应垫放石棉网.
(4)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一端用水湿润,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5)给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一定要略向下倾斜,目的是防止冷凝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表示纯净物中不同物质类别之间的相互关系.A与B都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其中的一种物质是氧化物,且它们都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1)写出A、B分别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CO2+2NaOH=Na2CO3+H2O
②CO2+H2O=H2CO3
(2)写出属于“M”中两种物质的化学式.要求这两种物质由不同类别的粒子构成.
H2、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现有一块合金,其质量为35克,使它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2克,则此合金的组成元素应为(  )
A.Zn和FeB.Zn和AlC.Mg和AlD.Fe和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为物质的分类关系,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含在②中,若②是纯净物,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①是单质,则②可以是化合物,③可能是氧化物
B.①如果是混合物,则③可以是空气
C.如果①是有机物,则③可以是碳酸钙
D.若②是化合物,则③可以是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frac{1}{5}$.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面的实验证明了氧气有助燃的化学性质,同时也证明了氮气有不能燃烧不助燃、不易溶于水的化学性质.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的量不足②未等容器冷却就打开了止水夹.(写两点即可)
(3)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点燃红磷后由于不需要打开瓶塞,容器的气密性较好测量会更准确.          
(4)此反应的现象是①剧烈地燃烧,放出大量的热;②产生大量白烟.
(5)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红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