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所选用试剂或方法
ANaOH溶液Na2CO3溶液稀盐酸
BCaOCaCO3高温灼烧
CCO2CO点燃
D稀盐酸稀硫酸加适量Ba(NO32溶液,再过滤
A.AB.BC.CD.D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A、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稀硫酸能与适量Ba(NO3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点评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以下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编号填空:
A、生石灰       B、干冰       C二氧化硫     D、钛合金
(1)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A; 
(2)造成酸雨罪魁祸首的是C;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B;
(4)常用作飞机、轮船等外壳材料的是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表有关物质的除杂、检验、鉴别、分离中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方法
A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加适量氯化钙溶液后过滤
B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用水或稀盐酸
C鉴别化肥氯化铵和氯化钾加熟石灰研磨
D分离氯化钠和泥沙的混合物加水溶解后冷却结晶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B.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D.溶剂一定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向盛有10ml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钾溶液,用pH试纸测定烧杯中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表.
加入氢氧化钾溶液的体积/ml05101520
烧杯中溶液的pH237111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O4+2KOH═K2SO4+2H2O.
(2)当加入氢氧化钾溶液的体积为10ml时,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3)当加入氢氧化钾溶液的体积为15ml时,向溶液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溶液显蓝色.
(4)当烧杯中溶液的pH=3时,溶液中的溶质是K2SO4、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魔棒点灯”实验步骤是: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于表面皿并滴入2~3滴浓硫酸,用玻棒蘸取混合物于酒精灯灯芯,酒精灯立刻就被点燃了.酒精灯能被点燃的主要原因是(  )
A.“魔棒”具有神奇的功力使酒精灯点燃
B.几种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C.高锰酸钾与浓硫酸的混合物能降低酒精的着火点,使酒精自发燃烧
D.几种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产生大量氧气,酒精在氧气浓度大的环境中自发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人的胃液中含有少量的盐酸,正常情况下胃液中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0.2%~0.4%,胃酸过多与过少都不利于人体的健康.某人出现反胃、吐酸水的症状,经检查其胃酸的浓度为1.776%.
(1)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品有很多,下列药品中肯定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B.
A.氢氧化镁   B.氯化钠     C.碳酸钙    D.碳酸氢钠
(2)医生给他开了一瓶胃舒平(规格为每片含氢氧化铝0.245g).要使病人的胃酸降到正常值,此病人至少一次要吃上该胃舒平多少片?(假设此病人的胃酸总量为100mL,吃药后胃酸的体积不变且密度仍为1g/cm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如图①、②、③分别为某些分子或原子的示意图,其中黑、白两种圆圈分别代表汞原子(Hg)和氧原子(O).请用各图对应的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化合物的是②.
(2)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图①所示的所有微粒肯定不能继续再分.
(3)若用上述三幅图来表示氧化汞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HgO$\frac{\underline{\;\;△\;\;}}{\;}$2Hg+O2↑)过程,则从反应开始到完成,三幅图排列先后顺序为C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框图中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J是最常见的金属,G是红棕色物质,E、F、I为无色气体,I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在溶液D中滴入AgNO3溶液产生难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
(1)分别写出E、D、I的化学式:
ECl2,DCaCl2,INH3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3)日常生活中为了阻止反应③发生,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在金属表面涂油或刷油漆或电镀等(写一条).
(4)H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