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氧根离子2OH-
(2)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它的化学符号为Na+

分析 (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图中粒子,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2OH-
(2)图中粒子,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其粒子符号为:Na+
故答案为:(1)2OH-;(2)N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粒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请填写标号仪器的名称:a酒精灯,b锥形瓶.
(2)检验装置B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夹紧止水夹,向长颈漏斗内加水形成一段水柱,过一会水柱不在下降,证明装置严密;.
(3)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中提取二氧化锰的过程是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如用图F装置收集,气体应从进入a(填接口序号d或e)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和BC(填装置代号).反应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①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元素(选填“元素”、“原子”或“分子”)组成.
②从微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分子(选填“元素”、“原子”或“分子”)构成.
(2)认识物质的性质
①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纳米铁粉在氧气中可自燃生成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3O2$\frac{\underline{\;点燃\;}}{\;}$2Fe2O3
②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如图1).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密度比空气大、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由此可推知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若要使棉芯下半段恢复燃烧,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将棉芯从烧杯中取出.
(3)认识物质的制法
①某同学用软塑料瓶自制气体发生装置,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如图2).若利用该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若利用该装置制二氧化碳,通常不选用大理石和稀硫酸作为反应物,理由是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物,附着在大理石的表面,阻碍反应的发生.
②工业上常用液化空气制氧气,该过程发生物理变化(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辩证地认识物质
①量变引起质变.例如:碳在充足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CO(填化学式).
②功过相对论.从“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的事实分析,“过”:使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等;“功”:使地球的温度维持在一定的正常范围内(举一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铁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物质的性质
铁制容器不能用来盛放硫酸铜溶液,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Fe+CuSO4═FeSO4+Cu,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
(2)认识物质的制法
①生产、生活中对钢铁的需求量特别大,在炼铁炉中,CO还原氧化铁(Fe2O3)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3CO2+2Fe.
②新型材料纳米铁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其制备的主要流程如下:

高温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2+H2$\frac{\underline{\;高温\;}}{\;}$Fe+2HCl,反应前需向反应器中通入氮气,目的是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小明同学在家里的药箱中发现一瓶用来清洗伤口用的消毒液--“双氧水”,他联想到在化学课上曾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过氧气,他高兴的将家中的“双氧水”拿到学校的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们一起做了如下实验.
【第一组实验】小明欲证明该双氧水是否失效.
(1)实验过程
①在试管中加入5mL“双氧水”,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未复燃;
②用酒精灯给上述试管加热,液体中有气泡产生,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仍未复燃;
③如图装置进行操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水槽中冰水所起的作用是冷凝水蒸气
(2)实验结论:双氧水没有失效.
【第二组实验】小明欲证明二氧化锰在双氧水的分解反应中起催化作用,该物质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1)实验原理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实验步骤
①准确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
②将二氧化锰装入大试管中并加入5mL“双氧水”;
③待反应结束后,将大试管里的固体物质进行过滤、洗涤、烘干、称量;
④对比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
(3)做完此实验后,小方认为要证明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还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探究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是否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石油分离出汽油、柴油B.利用金刚石裁玻璃
C.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D.煤转化为煤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近来有研究报告称:除去“普通水”里含有的氮气和氧气后,水的去污能力将大为加强.对此的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普通水”是混合物B.除去氧气后的水不再含有氧元素
C.“普通水”含有氮分子D.“普通水”含有氧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科学课上,某同学将一包主要原料为柠檬酸(C6H8O7)和小苏打(NaHCO3)的汽泡爽粉末倒入玻璃杯中,加入200mL冷水,看到有大量气泡快速生成,待粉末完全溶解,就得到一杯果味饮料.
(1)柠檬酸由3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1.
(2)配制果味饮料发生如下反应,请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3NaHCO3+C6H8O7═C6H5O7Na3+3H2O+3CO2
(3)配制出的饮料属于碳酸饮料,其原因是H2O+CO2=H2CO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三氧化硫分子2SO3
(2)硫酸根离子SO42-
(3)n个硫离子nS2-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