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1)如图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转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请根据图形信息回答问题:
①中C、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②O2﹣核外电子数为_____;
③该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2)物质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请用“>”“=”“<”“≥”“≤”填空:
①含碳量:生铁______钢;
②amL酒精与bmL水混合后的体积为cmL,则c______a+b;
③xg铜与yg氧气充分反应,得到zg氧化铜,则x+y_____z。
【答案】 10 > < ≥
【解析】
由物质转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①中C、O元素的质量比为。
②O2﹣是氧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的,氧原子核外电子数是8,故氧离子核外电子数为
。
③该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①根据铁中含有的碳的质量分数的大小,把铁的合金分为生铁和钢;含碳量在2%~4.3%之间的属于生铁,含碳量在0.03%~2%之间的属于钢,故含碳量生铁>钢。
②分子之间存在间隔,amL酒精与bmL水混合后,分子相互占据了空间,故c<a+b。
③铜和氧气常温下生成氧化铜,高温生成氧化亚铜,当生成氧化铜时,x+y=z,当生成氧化亚铜时,x+y>z,故xg铜与yg氧气充分反应,得到zg氧化铜,关系式为x+y≥z。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该反应只涉及一种氧化物
C. 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的种类均发生了改变D. 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配制25g 3%的NaCl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填序号),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_(填序号)
(2)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_____保持水平。
(3)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如图是以空气、天然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从空气中分离出 X和O2 是分解反应
B. X和H2 转化成NH3 的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C. CH4 在该流程中的主要作用是:利用CH4 在O2 中燃烧为转化提供能量,同时为合成提供原料
D. 合成尿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2NH3CO(NH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实验装置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A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
(2)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装置字母,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在实验室中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装置字母);
(4)在实验过程中通常使用F装置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气体应从F装置_____端通入(填“a”或“b”),此处利用了浓硫酸的_____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1中标号仪器名称:① _______________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实验室可用氧化钙固体与浓氨水在常温下混合制取少量氨气,为了得到平稳的氨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
(4)用G装置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燃烧结束后取出燃烧匙,立即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并振荡,若将集气瓶倒转,发现玻璃片被“吸住”而不掉下来(如甲图),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完成上述实验,用10 mL量筒量取6 mL氢氧化钠溶液,读数时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最低处应与乙图中________处(填“a”或“b”)刻度线保持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按要求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填化学符号)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填化学符号)
(3)2 个氧分子_____(填化学符号)
(4)+3 价的 Al 元素_____(填化学符号)
(5)饼干在空气中放久了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填化学符号)
(6)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填名称)
(7)二氧化碳的式量_____(相对原子质量:C﹣12,O﹣16)
(8)3OH-表示的意义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 图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 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
D. 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符合要求的是
A. C、CO2、COB. H2O2、H2O、O2
C. CuCl2、Cu、CuOD. KOH、K2SO4、K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