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3年3月底,上海、浙江一带出现H7N9禽流感.这种病毒首先在鸡、鸭等飞禽身上发现.对鸡、鸭舍进行消毒时常用15%的过氧乙酸溶液,过氧乙酸的化学式是CH3COOOH(即:C2H4O3).试计算:
(1)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2)配制15%的过氧乙酸溶液100克,需要水的体积
 
.(ρ=1g/cm3
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2)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可根据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配制溶液所需要的溶质的质量;再根据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即可求得水的质量.
解答:解:
(1)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3)=6:1:12.
(2)配制15%的过氧乙酸溶液100克,需过氧乙酸的质量为100g×15%=15g,需要水的质量为:100g-15g=85g,其体积为
85g
1g/cm3
=85cm3=85mL.
故答案为:
(1)6:1:12;(2)15;85.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天然气燃烧
B、铁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锈
C、石油分馏得到汽油
D、煤干馏得到焦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遇热易被破坏,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它的化学式是C6H8O6.计算:
(1)一个 维生素C分子含有
 
 原子;
(2)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维生素C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
 
  (写出计算过程)
(4)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写出计算过程)
(5)176克的维生素C中含有多少克氢元素(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通过上期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1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若实验室利用A、C装置的组合来制取某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则发生装置应选择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用图2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制取的H2,请把图中的“导气管”补画完整
 

(5)小丽用家里的小针筒和眼药瓶组成了如图3所示的微型装置代替装置A,得到老师的表扬,用该装置做实验的优点是
 
(填序号).
①节约药品用量   ②能够完全消除废液排放
③能够控制滴加液体的速度  ④能够随时反应,随时停止  ⑤产生的气体不含任何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实验室,小雨同学提出一个问题:“碳燃烧时可能生成CO2,也可能生成CO,那么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否也有多种可能?”
【作出猜想】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单质铜和气体,对生成的气体作出猜想:
猜想①:只有CO2;猜想②:只有CO;猜想③:
 

【查阅资料】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遇CO2无变化,但遇到微量CO会立即变成蓝色.
【方案设计】通过上述资料和已有知识,小雨设计了下图实验装置,并用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和澄清的石灰水对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进行检验,实验步骤如下:
(1)打开弹簧夹,先通一会儿纯净、干燥的N2
(2)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加热;
(3)结束时继续通N2直到试管冷却.
【实验现象分析】若出现
 
现象,则说明既有CO2,又有CO.
【得出结论】小雨通过分析实验现象,确认猜想③是正确的,请你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评价】
(1)该实验停止加热后继续通N2直到试管冷却的目的是
 

(2)请从环保的角度分析该实验装置的不完善之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向100g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100g稀盐酸使之恰好中和,计算
(1)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H-1 Na-23 O-16 Cl-35.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有瓶黑色粉末药品,标签为MnO2,化学小组同学在加热该药品时,发现有气泡产生(如图一所示),于是他们对这个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
(1)对气体成分的探究:加热二氧化锰样品,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试管口,木条熄灭.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产生的气体是
 

(2)对气体来源的探究:
【假设1】甲同学认为:该气体来自于试管中的空气,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该假设不成立.
实验步骤及现象 结    论
假设不成立.
【假设2】乙同学认为:二氧化锰中可能混有炭粉,炭粉反应生成了该气体.他设计了如图二的实验进行研究,其中B装置的作用是检验A中反应是否完全,B中的试剂是
 
,实验中观察到D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他又用氮气代替空气(氮气不参与该实验中的任何反应),重复上述实验,发现D处澄清的石灰水也变浑浊.
【结论】通过乙同学实验证明,二氧化锰中混有炭粉.
【延伸拓展】如果是氧化铜中混有炭粉,则图二中C处的现象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实验室中,静置、吸附、过滤、蒸馏等操作中可以降低水硬度的是
 

(2)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可用
 
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物质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像:①甲烷    ②烧碱    ③熟石灰  ④活性炭  ⑤硝酸钾其中 常用复合肥的是
 
 能用来改变土壤酸性的是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
 
,能够用来制作防毒面具的是
 
,可以用着部分物质干燥剂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