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铜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金属,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1)如图为铜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铜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

(2)铜离子(Cu2+)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__

(3)电气工业上常用铜作电缆的内芯,是利用铜具有良好的_____性;

(4)铜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但铜制品长期露置在潮湿空气中,表面变绿色,即生成了“铜绿”(化学式:Cu2(OH)2CO3)。

某同学根据铜绿的成分Cu2(OH)2CO3作出猜想:金属铜锈蚀的条件除有氧气和水外,还必须有二氧化碳。为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中的_____(选填实验编号甲、乙、丙、丁)

(5)某兴趣小组以锈蚀严重的废铜屑为原料(假设不含其他杂质)制取纯铜。如图是兴趣小组设计的两种回收铜的实验方案:

查阅资料: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

(分析评价)

①步骤Ⅲ、Ⅳ、Ⅴ都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

②步骤Ⅳ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同一份废铜屑分别通过上述两种方案最终得到的铜的质量:方案一_____(填“>”或“=”或“<”)方案二。以上两种方案中,方案二优越于方案一,理由是________(答一点)。

(拓展探究)在方案一中,小明和小丽分别取24克氧化铜,用CO还原,小明得到19.2克红色固体,小丽得到20.8克红色固体。为什么两人得到的红色固体质量不相等?

查阅资料:

Ⅰ.CO还原CuO时也可产生红色的氧化亚铜(Cu2O)

Ⅱ.Cu2O+H2SO4(稀)=Cu+CuSO4+H2O

他们分析推断:

④一致认为________(填“小明”或“小丽”)的产物中肯定含有Cu2O;

⑤用CO还原4克CuO得到红色固体a克,若红色固体为Cu和Cu2O的混合物,则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

⑥可以用简单的实验验证红色固体中是否有Cu2O,请简述操作、现象及结论:_____

(6)我国约在南北朝时就开始冶炼黄铜。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Cu-Zn),它可用来制造电器零件及日用品。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现将30g稀盐酸分三次加入到10g黄铜样品粉末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本次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见表。试求: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

10

10

本次生成氢气的质量(g)

0.04

m

0.02

①m=____________

②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

③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

④在坐标系中画出生成氢气总质量与加入盐酸质量关系的图像。______

【答案】29 27 导电性 甲丁 过滤 Fe + H2SO4 ==== FeSO4 + H2 Fe +CuSO4 ==== FeSO4 +Cu = 不需要加热、操作简单(合理即可) 小丽 3.2g<a<3.6g 取样加入适量稀硫酸,溶液变成蓝色,则证明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 0.04 67.5% 14.6%

【解析】

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知道,铜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9

2)铜原子形成铜离子(Cu2)时,失去了两个电子,所以铜离子(Cu2)的核外电子数为29-2=27

3)电气工业上常用铜作电缆的内芯,是利用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4)做对比实验必须控制变量,其中一个实验中有铜、水、氧气、二氧化碳,该实验中铜锈蚀,另外一个实验中有铜、水、氧气,该实验中无二氧化碳,铜没有锈蚀,通过对比可知,二氧化碳是铜锈蚀的必要条件,故选甲、丁。

5)分析评价:①通过过滤可将固体与液体分离,所以该实验操作是过滤。②溶液A中含有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加入过量铁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Fe+CuSO4==Cu+FeSO4 。③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质量相等,所以两种实验方案反应后得到铜的质量相等。方案二不需要加热、操作简单,并且无污染。

拓展探究:④氧化亚铜中含有氧元素,会使固体质量偏大,故填小丽。⑤当CuO完全被还原为Cu时,设生成Cu的质量是x

=,解得x=3.2g

CuO完全被还原为Cu2O时,设生成Cu的质量是y

=,解得y=3.6g

若红色固体为CuCu2O的混合物,则a的取值范围为3.2g<a<3.6g

Cu2O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硫酸铜溶液,而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所以取样加入适量稀硫酸,如果溶液变成蓝色,则证明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

6)第一次加入10g稀盐酸生成0.04g氢气,第三次加入10g稀盐酸生成0.02g氢气,说明第二次加入稀盐酸反应后有锌剩余,所以第二次加入10g稀盐酸生成0.04g氢气。①m=0.04

②由实验数据可知,一共生成氢气的质量是0.04g+0.04g+0.02g=0.1g,设此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是x

=,解得x=3.25g

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为:10g-3.25g=6.75g

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100%=67.5%

③由实验数据可知,10g稀盐酸与足量的锌反应生成0.04g氢气,设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z

=,解得z=14.6%

④当消耗10g稀盐酸时生成0.04g氢气,最多生成0.1g氢气,根据数据分析知道,此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是25g。然后将点连接起来,即可得到氢气总质量与加入盐酸质量关系的图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

步骤I.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步骤II.将盛有足量白磷的带孔燃烧匙伸入A瓶中,瓶中加满80℃热水塞紧瓶塞。

步骤III.打开K1、K2,从a口向瓶中鼓入空气,瓶中的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关闭K1、K2。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为200mL

(1)步骤Ⅲ中,关闭K1、K2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对比步骤II和III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3)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K2,观察到______,说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所示仪器(装置)回答问题(省略夹持仪器)。

(1)仪器e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写出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制备并收集用于做铁丝燃烧实验的氧气,组装装置除需仪器a、c、i.j外,还需选用_______ (填标号),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_________

(3)写出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欲使反应随时发生或终止,应选取仪器___ (填标号)组装发生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完成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1)水通电分解:_____________

(2)碳酸氢铵在烈日下暴晒:_____________

(3)常温下,铝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_____________

(4)湿法炼铜:_____________

(5)氨气(NH3)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一种红色固态物质和一种无色液态物质: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

B. 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不相同

C. c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

D. 该图反映出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课外实验,利用如图装置来探究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后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

(提出问题)足量红磷在密闭的四颈平底烧瓶内燃烧熄灭后,容器中是否有氧气剩余?

(猜想假设)猜想①:有氧气剩余;猜想②:无氧气剩余。

(实验验证)该小组同学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利用高气压传感器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上的红磷,红磷燃烧直至熄灭;待装置氧气完全冷却后,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再次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白磷居然也被点燃。

1)激光笔的作用是 ___________

2)红磷燃烧产物与瓶底热水反应生成磷酸(H3PO4)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过程中,燃烧匙内的白磷先未燃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如下:

4)结论:猜想_________正确。

(拓展延伸)如图是该小组同学从开始实验到最后装置冷却后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用氧气传感器测量容器内氧气浓度变化的曲线图。

5)在图中_____(“ABCDE”)点时红磷燃烧熄灭;请你解释曲线AB段、DE段氧气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_______。②________

6)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可知,验证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较好的药品是铁丝绒,利用铁与氧气、水等的缓慢氧化,可以将空气中氧气浓度消耗至0.2%。将足量细铁丝绒置于试管底部,并倒扣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如图)较长时间后你将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物质燃烧条件时,做了如下实验:

同学们发现两支蜡烛都熄灭了。

(提出问题)实验A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1:烧杯内的氧气被耗尽,所以蜡烛熄灭。

猜想2:烧杯内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所以蜡烛熄灭。

(进行实验)

实验I:点燃蜡烛,塞紧胶塞。待蜡烛熄灭后,用放大镜照射白磷。观察到白磷燃烧。

实验II:经检测,实验A中,蜡烛熄灭时,烧杯内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3%。在集气瓶中按照一定的体积比收集气体,分别放入燃烧的蜡烛和燃烧的红磷,实验记录如下:

V(O2):V(CO2

蜡烛

红磷

1:4

燃烧

燃烧

1:5

燃烧

燃烧

1:6

熄灭

燃烧

1:9

熄灭

燃烧

(解释与结论)

(1)实验B中蜡烛熄灭,体现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

(2)实验I的目的是_______

(3)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实验II证明猜想2错误,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5)结合实验I与实验II,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

(实验反思)

(6)通过此实验,同学们对物质燃烧的条件有了新的认识,如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纳米铁粉在空气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如图是纳米铁粉在锥形瓶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纳米铁粉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

B. 气球先膨胀后又变小

C. 激光手电照射使纳米铁粉的着火点降低

D. 锥形瓶中的水可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从微观角度分析下列现象

1)使用体温计测体温。________

2)古代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褪色________

3)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前后质量不等为什么遵守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