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3?东丽区二模)如图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用对应的序号填空:

(1)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2)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
(3)某元素R形成碱的化学式为R(OH)3,则R元素对应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能是.
【答案】分析:(1)元素的种类由原子核内质子数所决定的,同种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
(2)最外层电子数为8(He除外)的结构称为稳定结构;
(3)化合价的实质是得失电子,得电子元素为负价,失电子元素为正价,得失电子数就是化合价数值.
解答:解:(1)A核内质子数为8,B核内有12个质子,C核内有13个质子,D核内有12个质子;
B、D核内质子数相等,属于同一种元素;
故选B、D.
(2)A最外层8个电子,B最外层2个电子,C最外层3个电子,D最外层8个电子;A、D最外层8个电子为稳定结构;
故选A、D.
(3)在物质R(OH)3中,OH根化合价为-1,设R的化合价为x,则:
x+(-1)×3=0,解之得:x=+3;
R元素化合价为+3价,即失去三个电子;图中C最外层3个电子,易失去3个电子呈+3价.
故选C.
点评: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东丽区二模)如图所示,在小烧杯乙和丙内分别放入不同的物质后,立即用大烧杯甲罩住小烧杯乙和丙.下列有关实验现象不正确的是(  )
  烧杯乙 烧杯丙 观察到的现象
A. 浓盐酸 紫色石蕊 丙中液体慢慢变红
B. 浓氨水 无色酚酞 丙中液体慢慢变红
C. 浓硫酸 氯化钡 丙中产生白色沉淀
D. 浓盐酸 硝酸银 丙中产生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东丽区二模)用如图能正确反映下列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序号 实验内容 x轴含义 y轴含义 坐标图
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中不断滴加硫酸铜溶液 硫酸铜溶液质量 单质铜
的质量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稀盐酸质量 所得溶液
中水的质量
一定温度下,向某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加入氯化钠质量 溶液中溶质
的质量分数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加热时间 剩余固体中
锰元素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东丽区二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依据实验目的设计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环节.

(1)用甲装置测定水的组成.a试管中气体能燃烧,该气体是
氢气
氢气
,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
8:1
8:1
.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
 通电 
.
 
2H2↑+O2
2H2O
 通电 
.
 
2H2↑+O2

(2)小红同学用乙装置进行探究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①蜡烛中含有氢元素,她依据的现象是
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
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

②一段时间后,小红观察到蜡烛熄灭,由此得出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需要氧气参与
需要氧气参与

(3)用丙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BD
ABD
(填字母序号).
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C.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D.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消耗氧气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东丽区二模)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降低
降低

(2)物质a的溶解度大于物质c的溶解度的温度范围
t>t1
t>t1

(3)t2℃时,用50g水配制物质a的饱和溶液至少需要
25
25
g物质;
(4)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剂量不变),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ab
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东丽区二模)下列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日常物质的区别 B 灭火实例和原理
羊毛和化纤--点燃后闻气味
磷矿粉和氯化铵--观察颜色
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搅拌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
住宅失火用水熄灭--降低着火点
扑灭森林火灾设置隔离带--隔离可燃物
C 除去杂质的方法(括号内为杂质) D 化学中常见的“三”
N2(O2)--通过灼热的铜网
CaO(CaCO3)--加稀盐酸
FeCl2(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
三种还原性物质--H2、C、CO
三种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三大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棉花、羊毛、塑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