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我国劳动人民在很早以前就能冶铸黄铜,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可用来制造机器零件、仪表及日用品等.某同学为测定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8g该黄铜样品(已加工成粉末),放入一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逐滴滴入未知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至恰好无气体放出为止,测得产生气体0.1g.
(1)将合金粉碎的目的是
 

(2)算求出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将合金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由生成氢气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样品中锌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将合金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故答案为: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2)设8g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2
x             0.1g
65
2
=
x
0.1g

x=3.25g
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8g-3.25g
8g
×100%
=59.4%
答: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59.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质量分数的计算,难度较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研究金属的性质可以更好地利用金属.
(1)铝的活动性比铁强,但是铝在空气中却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什么?
 

(2)为探究铁、铜、银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两种方案:
①铁片浸入稀硫酸中,铜片浸入稀硫酸中,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②铁片浸入稀硫酸中,铜片浸入稀硫酸中,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以上方案不合理的是哪一种?请说明理由你设计的方案③是:
 

(3)写出能证明铜、银活动性顺序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实验室,小雨同学提出一个问题:“碳燃烧时可能生成CO2,也可能生成CO,那么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否也有多种可能?”
【作出猜想】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单质铜和气体,对生成的气体作出猜想:
猜想①:只有CO2;猜想②:只有CO;猜想③:
 

【查阅资料】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遇CO2无变化,但遇到微量CO会立即变成蓝色.
【方案设计】通过上述资料和已有知识,小雨设计了下图实验装置,并用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和澄清的石灰水对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进行检验,实验步骤如下:
(1)打开弹簧夹,先通一会儿纯净、干燥的N2
(2)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加热;
(3)结束时继续通N2直到试管冷却.
【实验现象分析】若出现
 
现象,则说明既有CO2,又有CO.
【得出结论】小雨通过分析实验现象,确认猜想③是正确的,请你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评价】
(1)该实验停止加热后继续通N2直到试管冷却的目的是
 

(2)请从环保的角度分析该实验装置的不完善之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有瓶黑色粉末药品,标签为MnO2,化学小组同学在加热该药品时,发现有气泡产生(如图一所示),于是他们对这个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
(1)对气体成分的探究:加热二氧化锰样品,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试管口,木条熄灭.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产生的气体是
 

(2)对气体来源的探究:
【假设1】甲同学认为:该气体来自于试管中的空气,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该假设不成立.
实验步骤及现象 结    论
假设不成立.
【假设2】乙同学认为:二氧化锰中可能混有炭粉,炭粉反应生成了该气体.他设计了如图二的实验进行研究,其中B装置的作用是检验A中反应是否完全,B中的试剂是
 
,实验中观察到D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他又用氮气代替空气(氮气不参与该实验中的任何反应),重复上述实验,发现D处澄清的石灰水也变浑浊.
【结论】通过乙同学实验证明,二氧化锰中混有炭粉.
【延伸拓展】如果是氧化铜中混有炭粉,则图二中C处的现象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消毒剂在公共场所进行卫生防疫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氧化钙与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具有消毒作用的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过氧乙酸(CH3COOOH)是被广泛使用的高效消毒剂,它不稳定易分解放出氧气,并产生醋酸(CH3COO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实验室中,静置、吸附、过滤、蒸馏等操作中可以降低水硬度的是
 

(2)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可用
 
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2)物质a的溶解度小于物质c的溶解度的温度范围是
 

(3)t2℃时,用50g水配制物质a的饱和溶液,至少需要
 
g物质a;
(4)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溶剂量不变),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5)等质量的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大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化学用语表示:
(1)两个氮分子
 
 
(2)3个铝离子
 
 
(3)金属汞
 
 
(4)干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回答问题:
(1)红磷燃烧
 

(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木炭燃烧
 

(4)石蜡燃烧
 

(5)加热紫黑色晶体制取氧气
 

(6)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
 

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