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化学实验小组实验结束时,将含有CuSO4、ZnSO4、FeSO4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为回收有关金属和盐,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回答:
(1)X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2)操作②的名称为______,操作①、②中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
(3)加入的稀硫酸目的是______.
(4)写出废液加入过量X的一个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
(5)上述实验过程所涉及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______>______>______.

解:(1)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锌>铁>氢>铜,为回收有关金属和盐,且不增加新的杂质,因此向CuSO4、ZnSO4、FeSO4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把溶液中的铁与铜置换出来;
(2)操作②是把溶液变成固体,因此是蒸发;操作①把混合物分离成固体和滤液,所以,操作①为过滤操作;因此操作①、②中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蒸发中玻璃棒是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溅出,过滤中玻璃棒起到引流的作用;
(3)加入的稀硫酸是把铜粉与锌粉的混合物进行分离,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回收,并分离出铜;
(4)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Zn>Fe>Cu,排在前面的金属一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里置换出来;所以,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发生的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是Zn+CuSO4=ZnSO4+Cu;Zn+FeSO4═ZnSO4+Fe;
(5)通过实验的设计,所涉及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锌>铁>铜;
故答案为:(1)Zn;(2)蒸发 玻璃棒;(3)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回收,并分离出铜;
(4)Zn+FeSO4=ZnSO4+Fe (或Zn+CuSO4=ZnSO4+Cu );
(5)Zn Fe Cu (或锌 铁 铜).
分析:由实验流程图可判断,操作1完成后原混合物分成了固体和滤液两部分,利用这一特点可判断操作1为过滤操作;根据铜、锌、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判断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后所得固体的组成:锌、铁、铜;三种金属单质中,只有铁能被磁铁所吸起,因此使用磁铁吸引后,三种金属分为两组:一组为铁粉(固体B),另一组为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固体C);过量锌粉与CuSO4、ZnSO4、FeSO4混合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为ZnSO4溶液,铜粉与锌粉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为ZnSO4溶液,经过蒸发得到硫酸锌固体.
点评:本题结合实验回收硫酸锌和有关金属,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解题时只要抓住反应过程中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实质,并结合相关的实验过程就能顺利解题,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根据信息推导做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发酵粉能够使面团松软、发泡是因为发酵粉产生了CO2所致.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中有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他们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了探究.
实验一:探究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用pH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10,由此可知碳酸氢钠溶液呈
性.
实验二: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
【进行实验】为验证碳酸氢钠受热时会分解,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放到铜片上加热,如图所示.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
水珠
水珠

(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
Ca(OH)2+CO2═CaCO3↓+H2O

(3)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2CO3
①他们猜想的依据是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②请设计实验检验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是NaOH还是Na2CO3,并填入下表:
实  验  操  作 预期实验现象 结    论
固体产物是Na2CO3,而不是NaOH.
【小结】
NaHCO3受热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
  △  
.
 
Na2CO3+CO2↑+H2O
2NaHCO3
  △  
.
 
Na2CO3+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化学实验中常常会出现意外情况,这是提升我们学科素养的良好机会,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例如:
(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呈红色.可能错误操作是
试管口没放一团棉花
试管口没放一团棉花

(2)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破裂.可能错误操作是
集气瓶底没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集气瓶底没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3)用如图装置来制某气体,分液漏斗中有液体,打开活塞时,发现液体只滴了一会儿就不再往下滴,检查导管没有堵塞,止水夹也没夹乳胶管.可能错误操作是
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没拿掉
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没拿掉

(4)某兴趣小组用石灰石和盐酸反应制取C02,并验证C02的性质.在确认装置气密性良好后进行实验.把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对此展开探究:
①提出问题:澄清石灰水为什么没有变浑浊?
②猜想与假设:
小英的假设:澄清石灰水已变质.
小青的假设:制得的C02中可能含有HCI气体
③实验探究:
Ⅰ.小英的探究: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可能的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结沦
  探究所用
澄清石灰
水是否变
①用一支试管另取少
量澄清石灰水
②取稀硫酸与碳酸钠
反应制取CO2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所用澄清石灰水中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所用澄清石灰水中

步骤③中现象为:
石灰水变浑浊或未变浑浊
石灰水变浑浊或未变浑浊
步骤②中反应方程式为:
H2SO4+Na2CO3=Na2SO4+
H2O+CO2
H2SO4+Na2CO3=Na2SO4+
H2O+CO2

步骤③可能的反应方程式略
实验结论:
所用澄清石灰水没有变质
或所用澄清石灰水已变质
所用澄清石灰水没有变质
或所用澄清石灰水已变质
Ⅱ.小青的探究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结论
探究制得的C02中是否含有HCI气体
将气体通入硝酸银
溶液

硝酸银溶液变浑浊
硝酸银溶液变浑浊
反应方程式为:
HCl+AgNO3=AgCl↓+HNO3
HCl+AgNO3=AgCl↓+HNO3

实验结论:气体中含有
HCI气体
④反思与评价:小英认为既然用盐酸制得的CO2不纯,为何不用H2SO4代替盐酸.请
问小英的想法对吗?
不对
不对
;理由是
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物,会附着在石灰石的表面阻碍反应的进行
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物,会附着在石灰石的表面阻碍反应的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8?石景山区一模)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探究中和反应.
(1)甲同学向一定体积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0%的盐酸(常温下),测得反应中溶液的温度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如下.
加入盐
酸的体
积(V)
/mL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溶液温
度上升
(△t)
/℃
5.2 9.6 12.0 16.0 18.2 16.7 15.7 14.7 13.7 12.9
根据上表分析溶液温度变化的原因.
①加入盐酸的量在2~10mL之间时
随盐酸量增加,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增大,溶液温度上升
随盐酸量增加,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增大,溶液温度上升

②加入盐酸的量在10~20mL之间时
过量盐酸起冷却降温作用,反应停止热量散失
过量盐酸起冷却降温作用,反应停止热量散失

(2)乙同学用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来探究中和反应的热量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取20%的稀H2SO4 30mL,用温度计测量其温度为13℃.然后向其中加入5g NaOH固体,充分反应后,测量其温度为22℃.
乙同学得出结论:稀H2SO4与NaOH固体反应放热.
①乙同学所得结论的依据是不严密的,原因:
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也要放热
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也要放热

②根据本实验目的,请你改进乙同学的实验操作,改进方案为:
将5gNaOH固体溶于45g水中
将5gNaOH固体溶于45g水中

配成10%氢氧化钠溶液
配成10%氢氧化钠溶液

(3)丙同学在做氢氧化钠与稀盐酸中和反应的实验时产生了疑问: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反应完全?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  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常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探究.
实验一:探究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取碳酸氢钠溶液少许,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由此可知碳酸氢钠溶液呈______性.
实验二: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
[进行实验]为验证碳酸氢钠受热时会分解,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到铜片上加热,如图所示.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______生成.
(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2CO3
①兴趣小组的同学猜想的依据是______.
②请设计实验检验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是NaOH还Na2CO3,并填入下表:
实 验 操 作预期实验现象结  论
取少量固体产物,向其中加入______.有气泡产生固体产物是Na2CO3,而不是NaOH.
(4)写出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酸碱中和反应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能否用碳酸钾溶液验证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实验药品】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钾溶液。

【实验仪器】试管、滴管、10mL量筒等

【设计方案并实验】

    小江同学的实验:在试管中加入2mL稀硫酸,逐滴加入      溶液,振荡后,再滴入V1mL                 溶液,实验过程中无气泡逸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伟同学的实验:在试管中加入2mL稀硫酸,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滴入碳酸钾溶液,有气泡逸出,继续滴加碳酸钾溶液至恰好无气泡时,共消耗碳酸钾溶液V2mL。

小明同学的判断:小江的实验说明能用碳酸钾溶液来验证;小伟的实验还不能,需再做一个实验才能说明。

【实验并判断】另取一支试管,加入2mL稀硫酸,                                                                                                        

                                                                          (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判断依据)。

 【结    论】能用碳酸钾溶液验证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反    思】在小江的实验中,碳酸钾溶液的作用是      (填字母)。

A.仅是反应物    B.相当于指示剂    C.作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