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用简单的实验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马铃薯中是否含有淀粉,可取一片刚切开的马铃薯片,往上面滴加碘水,呈现蓝色,则说明有淀粉存在.
(2)为了证明某种水果糖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可将水果糖溶于水配成溶液,然后取一只试管,放入新制的Cu(OH)2,再加入水果糖溶液并将试管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有葡萄糖存在.

分析 (1)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葡萄糖的检验方法(用新制的氢氧化铜),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淀粉遇碘变蓝色,证明马铃薯中是否含有淀粉,可取一片刚切开的马铃薯片,往上面滴加碘水,呈现蓝色,则说明有淀粉存在.
(2)检验葡萄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可以用新制的氢氧化铜,葡萄糖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故为了证明某种水果糖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可将水果糖溶于水配成溶液,然后取一只试管,放入新制的Cu(OH)2,再加入水果糖溶液并将试管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有葡萄糖存在.
故答案为:(1)碘水;(2)新制的Cu(OH)2,砖红色沉淀.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淀粉的特性(遇碘变蓝色)、葡萄糖的检验方法(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B.大理石C.稀有气体D.冰水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试管; ②铁架台;③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字母).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后,停止加热时的操作顺序是先把导气管从水中移出,然后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倒吸进入热的试管中,造成试管破裂.
(3)除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外,还可以用向上排空气 法收集,其收集装置是E (填字母代号)
(4)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填字母),锥形瓶中应放入的固体物质是二氧化锰,它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催化作用,写出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
(5)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C (填字母).
(6)某同学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E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和瓶底,都末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装置漏气.
(7)小华同学探究甲途径中,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的作用,他设
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设计对比实验得知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②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烘干、称量,发现二氧化锰的质量没有变化;
③若要证明二氧化锰经本实验后起催化作用的性质没有改变,则应做的实验是:将回收的二氧化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观察到仍然有气体产生,且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化合成水分子的示意图.从该示意图可获得有关物质组成、结构、性质等方面的化学信息,请你说出其中两点信息.
(1)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2)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请根据下表中的信息,填写相对应的物质.
物质的存在、性质、用途物  质
该物质覆盖了地球表面大约71%的面积,生命的产生、发育和繁衍都离不开它.
在我国60%左右分布在中西部地区的某种气态化石燃料.天然气
一种氧化物,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生活中常用作某些袋装食品的干燥剂.氧化钙
一种绿色能源,可用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经发酵、蒸馏制得,也是医疗上常用的消毒剂.乙醇
温度计中常见的液态金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某无色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如图所示,其中X可能是(  )
A.OH-B.Cu2+C.Mg2+D.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实验室有一瓶保存不当的试剂(如图所示),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和“10%”字样,已知它是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试剂,小华等几位同学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溶质是什么?
【交流研讨】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A(填字母序号).
A. 酸    B.碱    C.盐
【查阅资料】
①初中化学常见的含钠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
②Na2CO3、NaHCO3溶液都呈碱性.NaCl溶液呈中性.
③室温下(20℃)时,4种物质的溶解度的数据如下.
物质NaClNaOHNa2CO3NaHCO3
溶解度/g361092159.6
【得出结论】小华根据试剂瓶上标注和上表溶解度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NaHCO3
【猜想与实验】
(1)小亮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11,他判断该溶液不可能NaCl
(2)小强为猜想是Na2CO3溶液.
【质疑】小华则不同意小强的观点,认为溶液中有Na2CO3还可能有NaOH.请你帮助他完成以下探究方案:
探究步骤预计现象结论
步骤一:取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并过滤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
既含Na2CO3,又含有NaOH
步骤二:向上述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色
【反思】NaOH溶液会因接触空气而变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工厂每天要燃烧含硫1.6%的烟煤100t.求:
(1)每年(以360天计算)共排放出多少吨二氧化硫?
(2)若用氧化钙做固硫剂在煤燃烧过程中生成稳定的硫酸盐,则每年需要氧化钙多少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2SO2+O2═2C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如果有多种因素同时影响某一实验结果,当我们要探究其中的一种因素时,就要使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以探究此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完成实验探究: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因素1:溶质的种类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温度
操作步骤:在常温下,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③3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NaCl、KNO3、Ca(OH)2各2克,振荡,观察各物质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试管中有少量NaCl未溶,KN03全部溶解,有多量Ca(OH)2未溶.
实验结论: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种类固体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不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
因素2:温度(以KNO3为例)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温度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KNO3
操作步骤:用量筒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③3支试管中,并分别保持在20℃、40℃、60℃再分别向试管中加人KN03至饱和溶液
实验现象:至饱和溶液,20℃时溶解KN03最少,而60℃时溶解KN03最多
实验结论:在不同温度下,固体物质(KNO3)在水里的溶解度不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